关灯
护眼
    早春二月,天气已开始转暧。烦恼归烦恼,但发伯走在梯田边一样能感受到浓浓的春意。看不到边际的大花山去年整整睡了一冬,如今在薄薄的云雾里醒来。发伯暗下决心,今年怎么也不能辜负这个满盈活力的年份,其实更多也是逼不得已。

    去年离开学校的时候校长对发伯说了,这学期开学之后让他就直接拿乡教育站批下的条子到站里领工资。忙完这两天的活儿,发伯决定到教育站去看看。发伯并不在意这工资到底在学校拿还是到别的地方领,总之能取到钱就好了。

    选了个上班的日子,发伯带着条子去枫木乡教育站。枫木和霜河两个乡设一个站,都是皇水管。发伯仔细看着条子里的证明内容,那大约是去年半学期的工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学校去年下半所有老师的工资都拖欠着没有发下来。可能是县里财政上出了些问题,有几个老师甚至把藏了好多年的古书都拿去卖了。

    教育站在霜河下街,之前发伯作为优秀教师经被邀请来开会,多数是作为先进工作者来传经送宝。只是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再走进这个留下荣誉的地方,发伯觉得突然间有些陌生。转过最前面几排房子,财务室在办公室的二楼。

    见发伯进来,一个小伙子从赶紧从办公桌后面站起来迎接,很热情地说:“冯老师,您今天有空?快进来坐。”

    小伙子和发伯很熟,两人坐下聊了起来。连续几年发伯都被评为乡里优秀,小伙子是经常见到他的。对发伯离开学校的选择他同样感到无法理解,小声地问道:“冯老师,您这是怎么回事儿?您可是个好老师,年年都被评优秀。”

    “屋里缺少劳动力,爱人要拉扯两个孩子,地里没人经管,这也是没办法。种田也是工作,和这个没什么两样。”,发伯强装笑颜轻描述淡写地解释他的选择。不想对外人说太多,现在即使说干口水也不过是事后抱怨而已。

    “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我觉得还是不要走的好!”

    “已经走了就不再多想了,只是对不起班上的学生,还有一起工作这么多年的老师。”

    “您还可以考虑,县里有通知下来让乡里代为转告,希望您能再回到学校。您可是教育战线的人才,县里都舍不得。”

    发伯苦笑着摇摇头说:“都已经决定了的事就不改了,主要是家里面的事终究还要人去做。家里的农活也很重要!”

    见他去意已决,小伙子从抽屉里取出表单和一个黄色信封对发伯说:“冯老师您核对一下去年秋季学期的工资表,学校最后四个月没发工资的,再加上寒假一共是五个月。您的工资数量在第六行,看好数字自己再核算核算。”

    发伯看着工资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第六行仔细核对着自己的工资。基本工资和各种奖励等等,一共是有四百三十多块钱。两次确定结果没错,发伯放心地说:“没错,就是这么多!”

    “那您就在最后面空格里签个名吧!字要写清楚,还要按个手印!”

    领取工资的程序发伯重复了不下百次,再熟悉不过。这是最后一次领工资了,发伯十分慎重。工整签下他的名字,然后重重按上手印,久久舍不得将手指离开那张表格。

    小伙子明白冯老师的不舍,一定是因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而放弃做老师。他将压在手底的信封推到发伯面前说:“您点点工资,数量我已经确认过应该没有错……”

    发伯抽出钱一张张数,一向行事谨慎的他倒不是怕钱少,主要是当着小伙子的面数清这样更方便对方的核实。

    越是这样他越是发现了问题,又重数了一遍还是有问题。他诧异地看着小伙子问他说:“是不是多了五十块钱呢?数了两次都是多了,你再看看?”,说着要把钱递向小伙子重数。

    小伙子笑着说:“不用数了。是这样的,站里领导和学校额外给您的一点补助。这些年您为学校和乡里的教学工作付出了很多,也给整个枫木的教育队伍争了不少光!”

    发伯推辞道:“这不行?何德何能受得起这样的待遇,拿不起!”

    “这是您应得的,站里和学校都有这个意思,您收下就好。再说这事儿交给我办,要办不好的话上面可要说我能力有问题。”

    听小伙子这样说,发伯摇摇头只好收下。瞬间更多了对这份工作的感激和不舍,知道大家都希望他能留下来。想想站里领导再想想学校多年的共事的大伙儿们,发伯心里一阵酸楚涌过,不觉已是两眼湿润。

    走出教育站大门后发伯没敢再回头望一眼,怕自己心痛;怕自己会忍不住冲进去把钱退了;怕自己会去给站里领导说不辞职了。他加快脚步一口气走到街的另一头才停下。已成事实无法改变,这是瑶妈的要求,更因为她拿家庭做筹码向发伯提出的条件。

    钱攥在手里,发伯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手里有四百八十多块,这几年存折里积累了有几千块钱,揍到一起应该可以买台拖拉机。这件事他曾和瑶妈商量过,只是瑶妈未置可否。

    霜河今天正好逢场人很多,发伯在地摊上选了些平时没机会吃到的小吃。文具店门口有个老大娘摊子上有小塑料花,发伯特意去要了一朵。从冯雨瑶出生到现在,除了亲戚们送的一些旧玩具,爸爸可是头一次买玩具给她。

    从霜河回来的路上发伯很沉默,没跟路上碰到的任何人说话。他的心事太多,无法真正面对接下来这种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知道要怎么去安排自己未来的每一天。

    上山的那个路口,发伯习惯性坐下来歇息,这已是他好多年的习惯。只是今天坐在这里又让他想起了曾经丢失的那支笔。

    路边的杂草已经完全钻出地面,春天的脚步来得如此急切。大花山最高的地方叫大花尖,开始变成嫩绿。这个季节是始柱黄连育苗播种的最佳时机,发伯计划今年也要种上黄连,去年放假前已经和桃花山基地里提前订好了苗子。

    爬上半山腰要二十多分钟,发伯今天走得特别慢。一进门便先和奶奶打了招呼:“妈,我回来了!今天乡场里好多人。”

    奶奶应和道:“农忙,都到乡里买春播要的东西。地膜种子还有肥料那些……”

    “现在是下种的最好时机!”,早春二月是一年之计。

    瑶妈抱着冯雨瑶从里屋走出来,脸上没有表情。看发伯在和奶奶聊天,便上前问道:“工资领了没?多少?”

    她的问话很直接,关心的只是钱而无需对男人嘘寒问暖。

    发伯看了看瑶妈说:“拿了,工资本身有四百多,站里和学校又额外补了五十,真是不好意思!”

    瑶妈对这样的收入还比较满意,却对发伯的话不太认同。她说:“给他们做了那么多年,临走了还不多给点儿吗?”

    奶奶惋惜地说:“你看这是乡里舍不得你走,觉得你是个好老师,所以……”

    奶奶转身抹着眼泪,她还是不能接受儿子这样的选择。听说站里和学校还在最后一次工资里额外加多五十,奶奶更觉得难受。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知道工资是国家付的,额外的钱一定是站里和学校拿出来给发伯的。

    瑶妈一点儿也不在乎,她要的只是发伯能拿钱回家。不以为然地说:“话不是您这样讲的,那学校有什么好?他在学校做了十几年从没见他得过什么好。现在不干了假装给点钱,施舍呢?难道还要感谢他们不成,是不是还要提点东西上门去道谢……”

    好个瑶妈,一番话说得奶奶无言以对,悻悻地转身向厨房走去做饭。

    冯雨沐不知道何时从山里跑回来,似乎能闻到爸爸从乡里回来的味道。他热情地打招呼说:“爸爸,你回来了!”

    发伯有些生气地问冯雨沐说:“你到哪里去了?弄得一身是泥!”

    小雨沐能从爸爸的脸色看出他不是真生气,于是嘻嘻地笑着说:“到山里玩去了,回来还看到会珈了!他站在田坎边上一头就栽到田里去了笑死我了!”

    对于孩子来讲这样的场面的确够让他开心的了,他还在嬉笑着向爸爸描述当时的情景:“摔得满嘴都是泥巴,这会儿还在那里哭呢!”

    发伯板起脸训斥他说:“这种事情你笑什么,你是大哥哥,看到了应该跑去把他拉起来才行,知道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