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个人很不简单。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查出来。但奇怪的是,最近他突然露出了痕迹,被我们查出了他的来历。”

    “突然露出痕迹?”我紧皱眉头,“莫非这是伪造的?”

    聂隐娘摇摇头:“捕风的本事皇上应该很清楚。有了皇上亲自传授的那些技巧和姐姐从师傅那里学会的东西,这天下的一切,或者查不出来,或者查出来,只有这两种可能。绝对不存在被查出来却又是对方伪造的可能。”

    我点点头。

    捕风的情报技巧,可是我这个多了上千年见识的人,在后世经过大量影视、小说、纪实文学等等东西熏陶后总结出来的。或许这些东西在间谍业极端发达的后世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在这个古代,我却有自信无人能出其右。或许真的有些东西我们查不出来,但是一旦被我们抓到了痕迹,无论你伪造得多么天衣无缝,也难倒捕风的神眼。

    换言之,那个隐藏在田令孜背后的人,被我们查出来的来历,的确是真的。

    然而这实在太奇怪了。那个人能够隐身于田令孜身后出谋划策,更能够让我们查不到他一点蛛丝马迹,就证明了他的确有足以让捕风都无法堪破的智慧。但为什么后来却突然露出了痕迹?以他表现出来的智慧,这很不应该啊!

    “那么,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他叫做来鹄,豫章(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先帝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入韦保衡幕中。因此人不纳其言,转投田令孜。而且,据闻他是奉田令孜为主公!田令孜对他相当信任,每有事务,往往皆委之于他处理。可以说,他就是田令孜的智囊。”

    来鹄?

    我略一思索,在历史上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这个人虽然举进士不第,却并不简单。他有诗才,曾有诗一卷入《全唐诗》。但是除此之外,历史上就没有太多记载。只是隐隐约约记载着,他对鬼谷子之学,有相当研究。至于他先投韦保衡,后归田令孜,历史上更是一字不提。不知道是因为我出现之后产生的蝴蝶效应,还是他通过某种通天手段,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在历史上抹去了。

    无论如何,他的才能的的确确不可轻视。

    鬼谷子之学,有兵法和纵横之术两种。其兵法,传庞涓,传孙膑,皆是史上有名的军事大才,那孙膑更是一代军事天才!而其纵横之术,传之苏秦,此人便能相六国,举合纵之事,令强秦闻风丧胆;传之张仪,那曾经被当成小偷,人人喊打的张仪,竟然能够为强秦之相,破合纵,兴连横,屡出奇计而得六国之地,大大削弱六国国力。可见这鬼谷子之学,无论是兵法也好,纵横之术也好,皆是惊世绝学。能得其一,便可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中!

    以这来鹄的行为看来,他是否精于鬼谷子兵法不得而知,但是那纵横之术,必然是他所长。否则,单凭田令孜,根本就不可能让朝堂之上几股水火不相容的势力破天荒的联手起来对付韦保衡。

    但我对他的行动还是有些不解。以他的才干,投奔谁不好?偏偏要去投奔田令孜这个宦官?还认之为主公?而从历史上他留下的诗篇来看,他也算得上一个相当关心民间疾苦的人,为什么却要去帮田令孜为虎作伥?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叹息一声。

    可惜呀可惜!这个人为何不能为我所用?我眼下所缺的,正是这么一个纵横闾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谋士军师啊!

    在后世历史上,晚唐五代时候,虽然在天下局势上,跟那汉末的诸侯割据,隋末的群雄逐鹿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有一点,晚唐五代时后却是远远比不上这两个时代的。那就是人才。尤其是谋士的人才。

    晚唐五代时后,武力的作用被提高到了一个离谱的地位。汉末、隋末时候,天下虽乱,却猛将、谋士倍出,个个才能不凡。而晚唐五代时候,就只剩下只懂得破坏、杀人的武将,没有谋士出现了。否则也不会被赵匡胤这么个算不上多出色的武将在赵晋这个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半调子谋士的辅佐下统一天下。无他,世无英雄,徒使竖子成名啊!

    以前读史的时候,我每每为此而惋惜。没想到等我自己到了这个时代,那就不是惋惜,而是担忧了。我强煞也只是一个人,没有一个够分量有能力的谋士辅佐,要成功可就难多了。

    眼下,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可以作为军师谋士的人出现,可是……可是他偏偏是田令孜的手下……

    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把他弄到我这边来。我就不信,凭我这来自一千年后未来人的见识,还折服不了他!

    我心中下定了决心,却又突然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我真的能做到吗?以此人的才干,真的会被我折服么?

    摇摇头,似乎想把这些情绪全部挥去,我悄声交代聂隐娘收集此人的习性、嗜好等资料,以供参考,随后步出了寝宫。

    我就不信,你真的没有任何破绽!只要你有破绽,我一定能够寻隙而入,将你收复!来鹄,朕未来的军师,可就是你了!

    走出寝宫,我开始了自己即位以来除了看马球、打马球、看杂耍之外的另外活动:蒸酒。

    蒸酒,自然是为了敛财了。

    捕风组织虽然有了一些店铺之内,但是自给自足有余,要想多赚点钱可就不行了。而眼下我手下商业人才奇缺,没办法,只好赤膊上阵,自己想办法来找一条生财之道了。

    可是,这也并不容易。

    看了那么多架空小说,主角们的生财之道我倒也耳熟能详。问题是那些都只是小说家言,实际上往往难以奏效。

    比如说架空小说的法宝:卖玻璃,这个就根本不可能。

    中国古代早在商朝就有了玻璃,只不过名字叫做琉璃而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当然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大唐时候,透明玻璃也早已经出现了。甚至还有人专门用透明玻璃做窗户的。古语曰:“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说明那时候透明的门窗已可以照得毫发毕露。又云:“琉璃为之,光照洞彻”。可见,所谓“窗明几净”的居室,并非现代始有。

    搞这个赚钱,小赚或许可以,要想像我想象中那样以此敛财作为基金,那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