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帝公历二零八零年,长宁五年九月一日。

    大明无上皇和无上皇后去世十三天后。

    大明太上皇朱靖垣护送父亲和嫡母的遗体前往顺天府的皇陵安置。

    朱简炎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四十五岁了。

    当时的医疗水平还比较低,人能活多久仍然有点看运气。

    朱简炎在安康十年,也就是五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皇陵了。

    当时他还没有还都应天的想法,最初的皇陵选址也是在顺天府,而不是南方的应天府。

    朱简炎当时根本想象不到自己能活到一百岁。

    虽然皇陵选址和规划完成之后,直到因为朱靖垣的影响决定迁都的时候,都还没有正式的动工。

    大明皇帝的陵墓,通常是在位后期规划,退休之后正式动工修建。

    朱简炎可以改到应天府,重新勘探重新规划建设。

    但是朱简炎本人从小在顺天府长大,实训结束之后又在顺天府生活多年。

    本人心中就不是很想去南方安葬。

    再加上也不想重新规划设计额外多花钱,同时还想让儿子成为第一个重归应天府安葬的皇帝。

    朱简炎自己作为最后一个安葬在顺天府皇陵的皇帝。

    所以最终也没有改变皇陵规划,最终还是继续在原定的顺天府旧址建设。

    启程的当天,大明皇帝朱迪镧也带着文武百官一起了送行。

    朱迪镧知道自己父亲这次离开之后,可能未来几年都没有机会直接见到他了。

    所以在送行的最后时候,朱迪镧忍不住请教了一个问题:

    “父皇,其实这几年,很多工匠和学者们,开始考虑一个问题了。

    “就是机器智能设备,是否能够产生和人类一样的意识。

    “按照现在的解剖与模拟计算结果,人的大脑皮层的细胞数量通常在一百四十亿左右。

    “完整的大脑神经细胞总数量,大约在七百亿到一千两百亿之间。

    “现在我们制造的单个半导体芯片,已经能够堆积到千亿级数量级额晶体管了。

    “所以开始有人担心和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机器智能产生了自我意识,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朱靖垣听到这个问题,直接就想到了很多科幻故意,想到经常出现的智能机械危机。

    这是人类的计算机越来越成熟之后,就理所当然的出现在社会上的思考。

    站在人类社会学角度看,智能机械显然就是人类的奴隶。

    性质上属于人类的资产,如果有可能会让它干尽可能多的工作。

    要让它工作尽可能长的时间,最好是永远不停机。

    换位思考之后,如果机器有了自己的意识,也会觉得自己是人类的奴隶。

    然后,就会像古代的奴隶一样,发动叛乱追求权力。

    更进一步的想法,智能机械是与人类不同的另外一种生物,可能会与人类争夺地球霸权。

    也就会产生智能会可能会消灭乃至奴役人类的担忧。

    这种思考和担忧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合乎人类过往的历史记忆和经验的。

    没有人能够直接的反对这种担忧。

    朱靖垣也有自己的思考,但稍微有一点点细节上的不同。

    “智能机器们,能否诞生类似我们人类的自我意识,我没办法直接做出论断。

    “不过我觉得,单个芯片晶体管数量,超过大脑细胞数量的时候,远远达不到产生自我意识的标准。

    “脑细胞和晶体管是没办法对等的,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生物的一个细胞,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有自己的内外多层复杂生命结构,还有自己的独有的代代传承的遗传物质。

    “即便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感应外界的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也可以独立完成自我复制也就是繁殖。

    “神经细胞更加的复杂,他们互相串联起来,形成了数量级更大的神经节,延伸到全身所有地方。

    “还能够通过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冷、热、疼痛、饥饿等复杂多样的传感器反馈。

    “你想想,你的全身的所有皮肤,是不是都能够获得疼痛的反馈?

    “这是不是相当与我们全身有数千亿个传感器?

    “人的大脑有上千亿个复杂的小机器,身上有数千亿个各种功能的传感器,还有数量更多的神经连接。

    “身体内外总共有数十万亿个同样复杂的细胞,与他们保持连接和信息交换。

    “受他们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也维持着他们的运转。

    “站在机械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角度看,这套系统可以说是复杂臃肿到了极点的。

    “不符合‘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基本规划逻辑……

    “所以我们也有某种猜测,人类这种复杂到极点的结构,并不是不必要的,而是真正有必要的设计。

    “人类的自我意识,也许就是这样复杂的体系中的复杂信号形成的能量场。

    “只有这样复杂的结构,才能孕育出自我意识场。

    “人类的神经和身体,这个极端复杂的体系中,每一个细胞都不是只会记录开关信息的晶体管。

    “而是一个功能简单但是完整的计算机,甚至应该是一个小机器人。

    “所以,如果按照人类神经系统为标准,只是拥有了数千亿个晶体管的显卡,没有办法产生自我意识。

    “就算是我们的工匠设计了复杂的算法,可以做出看上去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机器。

    “但那实际上也是类似于最低级生物就能拥有的条件反射。

    “只是反射的形式,被我们预设计成了人类的语言、文字、画面的形式,能够让人类直接理解。

    “这根本不是他们本身的自我意识做出的相应。

    “站在人类的角度看的话,珊瑚的形状可能具有某种美感。

    “但珊瑚虫自己根本没有故意设计成那样。

    “所以我认为,按照我们当前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复杂度,智能机器没办法产生类似人类的自我意识。

    “只有一台或者少数机器连接在一起,无法产生人类神经系统这么复杂的能量场。

    “就算真的有了自主的智能,也只是最低级的动物的生物本能。

    “不过,如果我的这种设想是真实的,那么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一些模拟实验。

    “设计和生产一批小型智能原件,让它们相互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是又可以互相组合起来,构建大型复杂智能机器。

    “首先按照相对复杂的动物的大脑为标准,建设具有数量相当的智能原件的机器。

    “简单的鱼类只有十万个脑细胞,老鼠有数千万个脑细胞,猫有数亿个脑细胞,猴子有数十亿个脑细胞。

    “动物也许没有我们人类一样复杂的意识,但是显然也是都是有则鲜明的生物特征的。

    “你可以参考这个差距,从简单的动物结构来设计……或者说堆砌。

    “然后逐步增加这个智能系统的复杂度。

    “不过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意识真的是能量场,那强度就可能会受到元器件间的距离影响。

    “如果用山脉一样的尺寸,做出了一条鱼的大脑规模,可能什么反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