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南晋国,南晋皇宫,承政殿。

    早朝,静谥得掉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龙椅上,安括双手颤抖,双眼几乎瞪出来粘在秘奏的折子上。

    殿中众朝臣默默垂眸,揣磨着那张秘奏的折子里写了什么,能让皇帝如此怒火中烧,又隐忍不发的神情。

    “皇上,楚王……求见。”陈公公的公鸭嗓打破殿中的寂静,他躬身站在青玉石阶下,恭敬得提醒:“楚王的脸色不太好。”

    安括放下秘奏折子,抬眸望一眼前方,殿门外站着楚王,垂头丧气的样子令他更加心烦。

    “让他进来!”安括皱眉,重新拿起秘奏折子研究起来。

    众朝臣惊讶的目光中,楚王顶着一张青紫斑驳的脸,蹭步而来。缓慢而蹒跚的步态像喝醉了酒。

    “儿臣给父皇请安。”楚王歪歪扭扭地跪下来,叩首。

    安括冷眼瞧着几乎爬在地上的大儿子,不必猜也知道,定是和司徒宕比武,且比输了。

    “起来吧。”

    “谢父皇。”

    楚王晃晃悠悠地爬起来,不待站稳,又没个形象地摔瘫在地。

    “皇长兄!”寿王跑过去将他扶起,忧心忡忡道:“臣弟去请个御医来为皇长兄诊治诊治吧。”

    “不必了。”楚王安抚地拍拍臂弯里的手,笑说:“以后遇到司徒家的人,你也要躲得远一些,免得和我这般狼狈。”

    “皇长兄被司徒宕打了?”寿王吃惊地瞪大眼,端详楚王脸上的伤痕,应该有消肿许多,但依旧能看出司徒宕出拳的力度有多么重。

    楚王对弟弟的怪异眼光不以为意,颇有点炫耀的说:“没什么。他也被我打了,打得连床都下不来呢。”

    “真的?”寿王傻了。司徒宕的身手在南晋国是老少皆知的,楚王虽然也不差,但是与常年征战沙场的司徒宕相比就差很多,毕竟缺少实战和经验。

    楚王点点头,“不信吗?问问司徒老将军便知。”

    一直保持沉默的司徒善走出来,拱手道:“回皇上,寿王爷,家中的确收到中山的来信,宕儿他……已卧床多日。”

    “如此也是他学艺不精。”安括冷瞟下面的三人,心里不大爽快。若是司徒宕能领兵去攻打贝州城,何必再受狼王的挟制。难道大儿子是故意为之?

    看向被二儿子搀扶着才能站立的大儿子。怎么都觉得被儿子们挖坑埋了?

    “贝州城已落在博古响手里百日余,我朝中却无人敢领兵去战。你们一个个的立于朝堂之上,文臣劝和,武臣劝战,全都是纸上谈兵。有谁能领兵去攻打,站出来给朕瞧瞧你们的骨气。”

    话音落,寿王拱手,高声道:“父皇,儿臣愿往。”

    安括瞥了二儿子一眼,“你?扶着你大哥去治伤,少掺和朝中事。”

    寿王摸摸鼻子,有些脸面挂不住,只好讪讪地退到旁边,扶着楚王。

    楚王低声道:“父皇,不如让人找找司徒天逍。”

    “找什么找,那没用的东西故意躲着不出来,朕派出去多少人都没找到。”安括厉声喝斥,将龙案上的秘奏折子一手丢到楚王身上,“看看吧,朕的江山被人明目张胆的霸占,没多少日子连你们亦如丧家之犬。”

    此话像是骂儿子,其实更多的是给众朝臣们听的。

    寿王拿起奏折,心里咯噔一下。

    “寿王爷,可否让老臣……”信阳侯上前来试探地问。

    寿王将拍子递给信阳侯,冷笑道:“看来侯爷的孙子们归来之日近了。”

    信阳侯面色一喜,垂眸看奏折上的内容,才见喜色的脸立即垮下来,结结巴巴地说:“怎、怎么会。至尊狼王竟然……陪着扶柔公主……领兵攻打贝州城?”

    “至尊狼王?”众朝臣大惊失色。这反应远比听说博古响攻打贝州城的消息还要令他们震惊。

    丞相庞甫拿走奏折,粗略看了一眼,“真没想到扶柔公主竟说动至尊狼王,借兵攻打贝州城。此女子不容小觑呀。”

    “是呀。比我朝中的诸位大人不知勇猛多少呢。”寿王嘲讽道,视线扫一圈面皮绷紧的文武大臣。

    庞甫将秘奏折子送回龙案上,后退回自己的位置上默不作声。

    信阳侯斜睇庞甫一眼,拱手道:“皇上,老臣认为,贝州城乃我国的重镇。既便被北契国占领,要攻打也该是我国之事,与西都国和亲公主无关系,与至尊狼王更不相关。与其眼睁睁看着他们联手夺去贝州城,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早一步夺回贝州城。”

    “说得轻巧。”安括嗤笑,指着信阳侯的鼻尖,骂道:“若你的孙子们能守住贝州城,何苦招来他?”

    信阳侯委屈地解释:“皇上恕罪,老臣的孙子们只是个监军,临时管治管治罢了。真正要守住贝州城,还需司徒天逍才是。哪里知道他一气之下竟失踪了。”

    安括气得瞪圆龙目,骂道:“混账,你家的孽子丢了贝州城,你还敢在这里推萎给别人。滚出去,朕不想看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