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江浙省主席和省长,还有一班常委在开会,气氛比较紧张,因为这不是表扬的大会,而是一个追责的会,是一个打板子的会,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杨元道事件。

    会议已经开了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他们还没有拿出意见,还没有决定如何向中央。

    先说近的,吴文俊曾经担任江浙省省长,省主席,后来调中央任职,是牺牲级别最高的革命烈士。在座的某些同志和他共事过,某些人还是他提拔的,而江浙全省,他提拔的干部就更多。

    吴文华虽然不是党员,但是他是原江浙省文联主席,后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享受副家级领导待遇,更是近代唯一的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

    岳梨花大家也知道,著名的音乐家,她有许多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有许多的门生古旧。

    父亲,杨大伟,革命烈士。

    母亲,吴岳琳,革命烈士。

    再看这几个家庭:

    吴氏,江浙传统望族,无人能够撼动其江湖地位。

    江北的杨家,他是马明同志亲自表扬的,是党内竖立的有限几个先进典型之一,一直至今,党内还要求全党学习。虽然杨全文去世了,但是整个杨家庄,乃至苏北省的企业家,都记得他的好,

    岳家,实力雄厚,是一个隐身幕后的大家族,而且岳老依然健在,许多的领导在经济领域上甘心若怡做他的徒弟。

    这么多的光环,罩不住杨元道,以后谁还要光环?

    这么多的牺牲,换不来子女的幸福生活,以后谁会牺牲?

    元道有一个光环笼罩的金身,但是金身不坏之躯为什么依然坏了?

    会议室,没有一点声音,这么多的眼睛都看着面前的记录本,谁也没有主动抬头。

    江北省的领导就是这样开会,他们装备就这样向中央交代。

    杨全文活着的时候是江北的名片,死以后,他是江北的丰碑。活找的时候,他一手打造了杨庄农工商发展总公司,一手打造出全国有名的经济航母,他建立的服饰品牌价值数十亿,他个人除了工资分文不取,他创造了苏北模式,发展了全国的乡镇经济,但是个人一点股份没有留。他史无前例的给全省党政一把手上课,给当时的省主席马明同志上课,他也是第一个把全部资产捐献的党员,他用自己的言行刻画了一个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党员形象,但是,他的孙子,在自己的家乡,被家乡的干部毒打,据说身上的伤痕照片已经放到了中&海。

    杨庄农工商总公司现有十万余工人,他们在每年清明都会祭奠杨全文,今年清明过了,明年他们会怎么想?

    因为杨全文,全省农工商大力发展,税收充足,给了各级干部优越于其他省份的工资待遇。大家在享受他带来的福祉,大家的工资里有一半来自他们上交的税收。

    要是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会议室墙上一直挂的画就是马明同志视察杨家庄,旁边负责解说的就是杨全文。

    在观察画像的有两位列席会议的特殊人物,因为他们的到来,气氛极其严肃,这两位特殊人物都是革命军人,一位是吴文镜,因为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已经被任命为中将;另一位是海军某舰队王司令员,虽然是少将,但已有传闻说他将担任第一支航母舰队司令员,以后的上升空间巨大。

    中将是作为杨元道的家属来的,毫无疑问是来问罪的。

    王少将是辽东省省委常委,因为杨大伟和吴岳琳都是辽东省的烈士,他代表辽东省来要说法的。

    两位都是来者不善,但是元道事件的发生,让善者不来,只有军人,只有敢于担当的军人愿意做狠人。

    吴中将面对一群不敢担当的“政治家”愤怒的拍了桌子拂袖而去,人走了,他的声音还在回荡:“既然现在没有一个说法,将来我也不会接受你们的说法。”

    王少将看大家的眼睛都看着他,说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你们到底有没有责任其实很清楚,那么今天这个场合就应该表明态度,该道歉的道歉,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你们一声不吭,算什么?我是代表辽东省委来的,你们可以不重视,但是中将既可以是代表家属来的,还可以是可以代表上面的。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一群政治家却不懂政治,真是笑话,原先事情的处置权在你们手上,现在,我也爱莫能助了。”

    不是苏北省政治家政治敏锐性不强,而是苏北省情况特殊。

    主席和省长工作能力特别强,虽然主席是一把手,但是省长在常委里面占多数,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他们谁都不服谁,带来了工作上闹内讧,在下面形成派别长期对立。

    苏北省出了名的抱团,他们始终认为整个事情的起因在于江浙省的政审官,如果政审官不敷衍了事,就不会引发后面的一切,苏北省是代人受过。

    至于押运员抛弃殴打元道,他们也认为这是常规处理手段,此次无非是被上级点名了。

    因此,上面要求追究当事人责任,下面却泡泡不翻一个。

    在苏北的官场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苏北的事情由苏北人自己解决,这次的事件无论是谁先表态惩戒当事人了,就要承担被大苏北官场排斥的责任,即使大如主席和省长。

    苏北官场保持静默,连续三天没有任何结果上报,哪怕简单如“我认为处理当事人不妥”的结论。

    江浙省的处理结果出来了:直接责任人全部开除,并且按照渎职追究刑事责任,市里的教育部门所有主管、相关业务科室领导全部降级使用,省主席、省长包括分管常委,处分的处分,调离的调离。

    喊“冤枉”喊得最响亮的当属元道报名的学校,负责招生的领导也担了一个失察的责任。

    这些院校领导真的是躺着中枪吗?

    不是的。他们为国家承担选拔培训人才的任务,既是任务,也是责任,当学生填写志愿之后,就是发出要约,只要成绩合格,你就应当履行承诺招收入学。

    作为元道,他考试成绩完全合格,而且是难得的三甲,人数特别少,资源特别好,负责招生的同志不可能也是不应该不知道,但是结果呢,他们什么也没有做,最后,国家痛失英才,损失的是国家利益,不处分他,处分谁?

    当然,上级这一巴掌也是让他们清醒,告诉你不要以为你们在下面做什么小动作我不知道。

    出于弥补的需要,江浙省招生办协调相关省内高校,任由杨元道选择专业。

    中央认可了江浙省的决定。

    但是对苏北省,中央始终没有表态,其实这是在给苏北省一个机会,毕竟是经济大省强省,他能够自我把握这最后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三天,苏北省用静默扇了上级一个大耳光。

    一号,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吴文俊烈士牺牲两周年纪念日,中央高调举行纪念活动,江浙省也举行了隆重纪念。

    作为亲人,杨元道跟随吴文镜参加了纪念活动,被在场的*****集体接见并且合影留恋,这张照片因为吴文镜的缘故被载入党史,与元道的合影也是全体常委史无前例与普通百姓的集体亮相。

    合影结束,杨元道压力依然,所谓伴君如伴虎,更何况他陪伴的是一群老虎。

    吴文镜被喊到领导休息室去,中央要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他临走时关照憔悴的杨元道回宾馆早点休息,饿了可以先吃不必等自己吃饭了。

    面对在场警卫与服务员羡慕之情,杨元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张合影意味着什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只是思念外公吴文华外婆岳梨花还有二外公吴文俊,一会儿又想到爷爷和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再也坐不住。

    元道透过窗户看到宾馆后院有一个海子,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游泳了,当初在小岛,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郁闷的时候就跳到海里,于是决定下楼去游两圈给自己放松。

    说实在的,首都的十月气温已经降低,水温不高。

    元道看水色清澈,水质比较干净,水温还能凑合,就下水了。

    他在水里看见有三个小孩子来了,扛了鱼竿提着水桶,他们虽然大的只有十一二岁,最小的也只是五六岁,但是一副很熟练地样子打窝挂饵出杆。

    元道看的起劲,这群熊孩子可能是工作人员家属,他们呵斥元道:“没看到水深危险,不许游泳吗?别影响我们钓鱼,远点,快点。”

    元道心想我还看到上面写着“不许钓鱼”呢,虽然看不惯他们小小年纪就颐指气使,但是不会和一帮小孩子计较,为了不影响他们钓鱼,就拐了一个弯远远地躲开他们。

    又游了十几分钟,元道感到累了,就爬上岸准备回房间洗个热水澡休息,途径钓鱼的位置,只看到饵料洒落在地上,旁边是一个小红桶,里面有几条小鲫鱼在游动,钓鱼的人一个都没有了。

    “看来这群熊孩子被管理员吓得回家了,连鱼和鱼桶都忘记拿了,”元道有点冷,也顾不上这么多,加快了返回的脚步,但是他的余光扫到河面有一根竹竿,那是刚才几个孩子们钓鱼的鱼竿,难道这几个小家伙走的急,不要鱼竿了?

    不对,他们不会被大鱼拉下水吧?

    元道自己告诉自己,这几个孩子应该是玩去了,但是,万一,他们掉到河里,除了自己知道,没有人发现就是三条生命啊。

    元道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离去,他毅然下到河里,一个猛子栽下去,他发现有个人影挂在下面的水草上,他赶紧游近了,才发现是两个钓鱼的小家伙,他一把一把的扯,才把他们身上的水藻全部撤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弄出水面。

    两个孩子已经昏迷了,湿透的衣服很沉,他费尽力气,才把两个小家伙弄上岸,但是上来了两个,还有一个最小的孩子呢?

    元道大声呼喊“救命”,一连喊了几遍,也不管有没有人答应,又下到河里搜寻那个最小的孩子。

    元道一连几个猛子,让原来就筋疲力尽的他更加劳累,一不小心,腿被水藻缠住了。

    有人听到元道在海子边喊救命,他来到海子边一看,是两个孩子,已经躺在地上,他以为是孩子自己爬上来的,立即开展急救。

    最小的那个孩子在哪呢?

    原来三个孩子都是宾馆的家属,今天星期天,两个大孩子来钓鱼,作为邻居的小孩子也跟了来,先是钓了两条小鲫鱼,把元道赶走之后,大鱼入了窝,一条大鱼咬钩,孩子小,拉不住鱼,又舍不得丢掉鱼竿,被鱼拉的脚下一滑,眼看就要下水,另一个大孩子去拉他,谁知道两个人都掉了下去。

    他们在河里拼命挣扎,缠到水藻上,越是挣扎,缠的越紧,慢慢陷入昏迷,幸亏元道来救,不然他们死在水里家里人都不知道。

    最小的孩子被吓坏了,躲到石头后面,看到元道把两个伙伴救上来才胆子大了一点,又回到了现场,他目睹元道跳入河中,没有上来。

    元道只知道三个孩子钓鱼,救了两个,拼命找第三个,最后体力不够,被水藻缠住了,这时候的元道,命悬一线。

    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只顾上救助岸上昏迷的两个孩子,忘记寻找救人英雄了。

    家长哭哭啼啼的抱住孩子往救护车上爬。

    有人现场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下次不许单独到河边,不然没人救就会被淹死,”这也包括那个参与钓鱼的最小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怕被爸爸责骂,还是没有说自己跟随来钓鱼的。

    最先到达的人被当做英雄,虽然两个孩子被送往医院,但是都为邻居加同事,大家代表家长感谢他,他既想当这个英雄,那样可以涨工资,又怕被人戳穿,低头不语。

    看他不开口,大家更相信他就是英雄。

    这时候传来一个童音:“我知道谁是英雄。”

    家长就问:“宝宝,你说谁是英雄?”

    宝宝说:“英雄在河里,他救人了,他没有上来。”

    家长赶紧问他怎么知道,宝宝说:“我跟两个哥哥钓鱼,他们被大鱼拖下去了,有一个大哥哥在河里游泳,他上来后跳到河里,两个哥哥上来了,他没有上来。”

    大家都相信这个孩子不会说谎,已经顾不上责备这个小孩子,大家分头寻找,有人发现了元道下水之前脱在岸上的鞋子和衣服,还在衣服里面摸到宾馆的房间钥匙,联想到两个孩子不会自救,一定是这个游泳的英雄救了孩子。

    在水里从找到人到把人弄上岸需要一个过程,十分钟过去了,缠在水藻上的救人英雄元道终于上岸了,此时的他已经深度昏迷。

    吴文镜被领导叫去,这是任职前的一次正式组织谈话,选在今天就是为了表明组织没有忘记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牺牲的吴文俊烈士,没有忘记为了国家强盛而作出巨大贡献的吴文华。

    回到房间的吴文镜还在回味领导的谈话就被突如其来敲门声打断。

    当经理问他和他同住的十几岁的孩子在不在,在确定孩子现在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之后,经理把元道留在岸上的衣服鞋子给吴文镜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