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全文上台担任村长,做了几件事情,如同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轰轰烈烈。

    第一把火,核清资产。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要知家底,然后才能量入为出。于是前几任村长的贪墨被清查,老杨在书记的陪同下,给他们开了一次会议,意思是以前大家在任上,多多少少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大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的贪墨是自查自纠,希望大家该退的退,给吐的吐。

    有人不做声,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多种多样,无非是说规则如此,他们萧规曹随,老杨朝他们笑着说:“三天,72小时,这是书记给大家的机会,希望大家充分享受党的政策,用好用足这72小时。”

    确实,在村里,书记说的话就代表组织,代表党,就是王法。

    第三天下午,检察院的警车停在了村委会门口,下来几个警察,来了什么也不说,就是坐在办公室喝茶,一直到临走的时候,大家才知道,他们等的是支书。

    乡党传的快,吃晚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估计支书被带走是支书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要知道,你给别人机会,总要自己先做个榜样,你要搞别人,别人也在告你,这些黑材料是大领导搞形象工程的时候就开始收集整理了。

    警察说再见吓坏了一大批人,难道他们还要再来?村里还有贪墨者?不会吧,就这么一个穷村,估计除了原来的领导班子没有谁有机会贪集体的便宜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用村委的办公室和学校破房子置换,每个孩子都说以后下雨的时候就不会忘记课程而忙着收集雨水了,冬天也不会冷了,大家都说老杨做了一件大好事,有好事者说村里进入“全文时代”,重点就在“文”上。

    第三把火过了很长时间才烧起来 ,原来的学校破屋顶掀了,房子也加高了,就在大家以为这一届的领导班子准备享受的时候,村里开群众大会,原来老杨用贪墨者吐出的“赃款”购买了设备,准备办一个服装厂和皮鞋厂。

    村里告诉大家,为了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和杭州的服装厂、皮鞋厂合营办厂,为了带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现在可以自由入股,每十块钱算一股,上不封顶,年底可以参加分红。

    这句话是谁说的?杨全文,他现在是村长兼支书,既代表党,也代表组织,他带头入了股,那些个磨豆腐的,承包鱼塘的,担心村里政策变化影响他们的租赁成本,一个个抢着入股,于是头开好了,万事皆不难。

    小眼睛也入了十股,据说此钱就是一次次看车的得益。

    第一学期就这么结束了,腊月十八学校放假,快乐的杨威又可以陪伴爷爷半个月,急急匆匆的从学校返回,看到家还是那个仓库,就撅起小嘴问他为什么不建房子。

    杨全文没有认为孙子年龄小就不回答,反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在孙子面前和盘托出:“因为你在校寄宿,自己事情多,晚上加班多,图方便就住到办公室,房子暂时不盖没有影响。

    第二,现在盖房子,不知道实情的人认为自己也是贪墨者,新官上任捞钱盖房,造成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假象,。

    第三.处理两个厂的事情,没有时间盖房子。”

    说完,老杨看着孙子,意思我讲完了,你看怎么办。

    杨威说道:“我回杭州过年,你到你的厂里舞龙。”

    杨全文以为孙子生自己的气,想想自己确实苦了孩子,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好,眼睛红了。

    杨威看出爷爷真的没有懂得自己的幽默,对这位全心全意为了集体的老党员非常敬重,,赶紧献殷勤,帮爷爷点了一根烟,给爷爷捏肩膀,还把自己的成绩报告单献给爷爷,老杨这才明白,原来孙子说的不是气话,自己的孙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的工作。

    杨威放了假陪了爷爷五天,看他实在忙就自己去了杭州,但是外公和外婆去了北平,于是边做作业,边等待他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