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什么是存在?

    我窃以为存在就是物质的变现形式,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并且能够为我们所感知,比如说山川河流,比如说人物镜像。

    但是,大千世界,我见到的就是物质,我没有见到的就不是不物质吗?错,你没有见到的也是物质,比如说水里的细菌,空气里的氧气。你见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物质,比如海市蜃楼。

    面前的一切让赵霞老师觉得,自己生活在奇妙当中。当初答应其他老师把最后一题放在摸底考试的试卷之中她不知道是祸是福,但是,眼下,她知道,自己应该摸到了幸福的转轮。

    看这位同学的成绩,语文98分,数学110分,占据全校第一无可置疑,但是,这最后一题是个10分的附加题,是某个数学老师心血来潮加的一道题目,用分管教育的副校长说的,只是为了给骄傲的孩子们泼一点冷水,让他们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根本就没有指望有谁能够把它做出来,谁知道,这道独孤求败的题目竟然被一位初一的同学做出来了,这告诉赵来师,有物质,就一定有存在,有难题,就一定有解题的高手。

    苏北省作为传统的教育大省,和首都相比,生源更多,竞争更强,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老师的而教学压力也是山大。

    在苏北,还有一个怪现象,越是贫穷的地方,师资配备越差,但是学生的成绩越是好,这因为在这些贫穷的地方,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不上学,就是继续做祖传的农民,在杨家庄也是如此,学生已经不满足于高中的竞争,战火,已经烧到了初中,下一步也许就是小学,所有的口号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这种学校外表一般。规模一般、所有教学资源一般的杨家庄初中,学习真的不一般,所有的学生学习很吃苦,外来的,很可能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节奏。

    这位新生不是本地的孩子,据说是来自外地,按照上述理论分析,他不能吃苦,不能发奋,不能够适应本地的教学强度,要知道,来自大城市的教师在这里支教的的时候,也叹服这里的教学是一流,学习的深度超过他们许多。

    作为曾经在城市培训出来的教师,赵霞知道大城市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在搞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象农村受条件限制,侧重于文化教学,当自己学校的孩子为1234567怎么读发愁的时候,人家城里已经能够识简谱;当我们为风琴里面踩出音乐而激动的时候,人家已经在识别G大调与C大调自己开音乐会了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一直存在,并且将永远的发展下去,也许这就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分水岭,也许以后的孩子要重新理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赵霞作为来自大城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有一个构思,期望能够改变现在的教学思路,他认为,教育,现在是进入了死做习题、走套路的模式,无数次的反复、大量的习题是填鸭式教育。他理想中的教育不是为了应试,绝对不是为了考100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方法,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是找到一个好苗子,用成绩说话,用实物来证明自己的教育思路。

    杨威第一天走入赵霞的班级时,他感觉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室,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是,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无处不在的竞争思维,特别是学生座位的安排让他明白,在这个学校,在这个班级,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因有为。

    数学这颗学习皇冠上的明珠,对于杨威而言,随便就可以采撷,满分如同儿戏;语文算什么,只要作文没有错别字,认真背诵就能保证自己考到90分,于是,杨威的初一无比轻松。

    初中的年代,大家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知道一点朦胧的爱情,但是,这一切与杨威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杨威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自己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离开学习,自己就是一个种地的懒汉,离开学习,自己就是战场的逃兵,学习,使劲学习,认真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为爷爷争光,为家庭挣得荣誉,为了家庭,为了爷爷,为了杨氏,拼了。

    除了学习,杨威坚持继续给报社和杂志社投稿,付出就有回报,当第一份挂号信送往学校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所以然;当第二封挂号信来到的时候,大家知道那是给初一(2)班的杨威的,当第三,第四封来到的时候,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大家认为在下一个星期没有信来才是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