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孙邵比孔玄还激动,不知从哪里掏出个酒樽,接下一大口那么多,拿在手中又闻又看。

    酒水清澈见底,还有扑鼻的酒香。

    “这就是你说的酒?”

    孔玄点头:“嗯,能不能赚到钱就看它了。”

    孙邵抬起酒樽仰头就倒。

    “别……”

    孔玄想阻止都来不及,就被孙邵一口焖了!

    接着他满眼泪水,在猛咳。

    孙邵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开口:“怎么这么烧脖子?”

    头酒跟酒精差不多能不烧脖子吗!

    孔玄解释道:“这酒刚出,当然辣,越往后越淡,到最后直接就没有酒味,所以,我们究竟要生产多辣的酒,就很讲究。”

    孙邵睁大眼睛:“不是没酒了,就会停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蒸馏的过程,刚开始是把酒糟里的酒蒸出来,酒糟里没酒了,就出水,只要下面的水不干,这水就不会停。”

    孙邵不明白什么是蒸馏,只是他清楚孔玄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就有些麻烦了,酒水不会停,就会让我们无法把握这酒的口感,我们的酒每次都不一样,可能会让人不满意。”

    厉害了,我的哥!

    这就清楚顾客满意度对生意的重要性,牛人不管做什么都牛啊。

    不过孔玄还是告诉他,也没必要担心的。其实每一批酒糟的产酒量是差不多的,每蒸一次,出酒量差不多就可以停。

    也可以经常在出酒的位置,尝到没酒就停,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筷子插入酒坛,取出筷子后,用火烧筷子上的酒。

    火焰的颜色越深,酒的度数就越高,也烧得越久,酒越淡,火焰的颜色是蓝色的,熄灭得也很快。

    孔玄亲自演练几遍,还在酒中加入份量不等的水,又演练几次。

    孙邵算是学到了,他第一次知道酒是可以燃烧的。

    大汉十来度的酒,想让它燃烧无疑是痴人说梦,可这白酒不同啊。

    孔玄又培训一番防火知识,别辛辛苦苦弄出酒来,被一把火给烧没了。

    一直忙到中午,孙邵都陪着,孔玄收工,得到半坛酒。

    孔玄抱着酒坛进入府衙,孙邵跟在后面开口问道:“这酒的产量似乎比你当初说的还要高啊,这小半天,你都酿出差不多五十斤酒了。”

    这明明只有二十来斤,哪里来的五十斤?

    突然孔玄脸色有些发红,尼玛,老是记错计量单位,我说的是后世的斤啊,一石粮食相当于后世的一百来斤,那不相当于汉朝两百多斤?

    实际自己当初定的一斤酒一两银子,是按后世的斤算的。

    这大汉一斤只相当于后世的半斤不到,这,……

    莫名的有点心虚。

    这么说,一石粮食不得差不多出一百斤酒?

    一百钱的成本我卖一百两银子,是不是赚得太多了些?

    至于人工费用?洒洒水了。

    想来那些有钱的世家肯定能喝得起的,他们不缺银子。

    要是良心会痛,我就送点酒去给远在长安的刘协兄弟,想来他会开心吧。

    现在大汉天下,都没哪个诸侯交税,我给他送酒,他应该开心!

    渐渐的,孔玄嘴角歪起来:“孙叔,产量比我猜测的高些不好吗?你刚才也尝这酒了,想好酒名没?”

    孙邵咧嘴笑笑:“就叫神仙酿好了,喝得起这酒的人,不一定有文采,起得太文雅他们不懂。”

    “哈哈,是这个理,这个世界上,真有文采的往往是一些穷书生,有钱的都是些土财主,我同意孙叔的意见。”

    这话包含一些嫉妒心理,不过管他呢,我的酒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别人也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