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9章章卅二天下传武暗流涌

    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南奕炼器结束,从卧室出来,找燕青云几人了解了一下真气武道近况。

    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传武模式的厉害,南奕却是一清二楚。尤其在他将《五脉长生经》也给传出后,连以前不练武的普通百姓,也会被吸引。

    离开汉郡两个多月,也就是因为南奕没有放开分发武种之限制,才令麾下武者数量,暂时只在九万左右。

    之前一两万人,分散在郡内各县,倒是不算太显眼。

    但随着传武人数的不断翻番,外加奕武内力升级为长生真气,已经由不得郡府不重视。

    南奕早有所料,所以从瀛州岛回来后,直接呆在南山县,根本不去南淮城。

    一旦他去了南淮城,必然会陷入与郡府、与世家之间的勾心斗角。

    可他哪也不去,几乎完全放任麾下武者,既不组建教派,也不收取钱财,摆出一副麾下武者日常生活与他无关之模样。

    郡府见状,便也跟着保持沉默,什么都不表态。

    他们在观望,亦是在等待,等南奕进京觐见离皇后,究竟会有怎样的事态发展。

    凡人如羊羔。

    所谓修行,所谓的建立秩序、教化一方,本质上就是在牧羊。

    而南奕的真气武道,就像是一场疫病,在羊群中自发传播扩散。

    一开始,没人将南奕开辟的内功武道放在眼里。

    南奕的内功武道,内力神效只及法力之万一,在修士眼中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就算内功武道将全天下的江湖武夫都给迷住,其实也无伤大雅。

    可在南天城轮回之劫后,诸多世家与修士手忙脚乱间,南奕竟悄无声息地将内功武道升级为真气武道。

    至此,真气神效已达法力之百一,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凡阶与黄阶的界限。

    这就已经会让部分直觉敏锐的修士,下意识地蹙眉。

    但长生真气将江湖武夫之外的寻常百姓也给迷住,开始快速且自发地传播扩散,就彻底让后知后觉关注到真气武道的修士,目瞪口呆。

    这架势,是要把全天下的羊,都给薅走?!

    急了,世家急了,外门凡世的黄阶修士,也急了。

    套用一句俗话,这些人看着南奕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如果南奕是写了什么绝世文章,名震大离倒也罢了,只当是南奕文才惊世绝伦。

    站在整个修行界的角度,每隔几十年,总会有类似天骄,仿佛得了星君青睐一般,少年成名,继而名扬天下,力压当代。

    可南奕人在南海瀛州岛,压根不在大离境内,都自然而然地自发壮大势力,简直是在影响其他修士道心。

    同是修士,大家或著书写文,或为官治政,或经商营业,辛辛苦苦修行,才能换来十年养气、三十年蜕凡。

    若欲修为精进,刚开始还能嗑点药,但长久来看,也唯有闯荡灵境,游走于生死之间。

    结果到了南奕这,居然让麾下武者自发传武,大有一传十十传百,直接一口气薅尽天下羊羔的架势。

    按照差不多每过一月便翻上一番的增长势头,哪怕南奕不嗑药、不冒险攻略灵境,乃至于每日功课都不做,纯靠信力聚集之灵性,都能在最多十年内自然而然地道行精进至蜕凡圆满。

    不少修士只是心中一算,便不禁有些道心动摇,继而忍不住惊呼:岂有此理?

    当然,这里的“岂有此理”,并不是指震惊不信,而是单纯地疑惑“道理何在”。

    大凡修士,了解此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想探究百姓自发传武的原理,然后照抄化用,来一句“吾辈修士当如是也”。

    修士聪慧,倒是很快便能理解自行发展下线这种传武模式的原理。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招用来骗钱倒是好用,用来骗取百姓心甘情愿的信力,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真气武道脱胎于内功武道。而内功,诸多修士早就研究过了,除非法种法理合适,否则制造武种根本就是在自废法种。

    换成真气武道也一样,除非有着刚巧适合分发武种之法种,否则根本没法照抄化用。

    而近半年以来,偌大一个郡,也就出过一个《九阳魔功》,算是勉强能跟风南奕。

    可即便是《九阳魔功》再现,这种鼓励修炼之人自相残杀的内功,也不可能做到让百姓自发传武。

    对大多数修士来说,南奕这套传武模式,没法照抄化用,便只有打压,方是上上之选。

    奈何南奕本身便是无相仙门之弟子,仙门不会出手打压,便只有世家,只有郡府,或会出手。

    然而这个时候,南奕已入了离皇法眼,不日便将进京觐见。

    于是郡府与世家,尽皆沉默,等待南奕入京后的事态演变。

    反正最坏的情况,无非是南奕薅尽天下羊羔。但就算所有凡人都修炼长生真气,他们也照样得吃喝拉撒睡,得打工或种地,仍旧活在修士编织的诸多规矩之中。

    换言之,被南奕薅过的羊羔,并不会就此为南奕独有,仍旧能为其他修士提供散逸灵性。

    所以诸多修士虽然羡慕南奕,但也并未被南奕逼到不得不掀桌子的地步,仍旧能沉下心思观望后续。

    南奕也乐得安静,尽量保持低调,基本放养麾下武者,不去组建教派刺激各大世家乃至郡府,只等着进京面圣,直接走上层路线。

    不过传武一事可以低调,赚钱之事,却是低调不得。

    除去给葫芦空间加土,并移栽一些九转灵宝丸辅药药草外,南奕叫郭来稍微跑了跑腿,只在南山县通知,于今日下午,临时售卖一批九花玉露丸。

    前两次售卖九花玉露丸,分别是在三月二十日与五月一日,采取预售制,大单优先,基本都是被世家子购去。

    但第三批九花玉露丸的售卖,虽然不少人写信催问,却一直不曾在《明报》上定过时间,不曾预售。

    南奕今天,干脆决定下午就售卖,不把消息往外传,优先满足南山县的需求。

    虽说即便如此,购得九花玉露丸的人,哪怕不是世家子,也是豪门富户,不会是平民百姓。

    但南奕是为赚钱,积攒资财,没想着做慈善,也就没想着让平民百姓购得此丹。

    反正相熟的宋玉书、朱献、周青等人,包括前期动用人脉,为《明报》售卖各种跑渠道的书行执事费进,南奕都早就送过九花玉露丸,并暗中以「全愈」天赋,为他们祛除身体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