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别问,问就是打。

    司马懿缓缓述说道:“大理国王在前几个月的时候去世,可是其皇后高氏无子而逝,其妃和诸子众多,故而诸子内争外叛。”

    “而在走之前,这大理国就不止一次派人入朝,请求归宋,就连如今这大理相国都是还是昔日徽宗皇帝册封的。”

    “如今大理国内部叛乱,百姓民不聊生,我大宋又焉有袖手旁观之理?”

    杨沂中当即恍然大悟的说道:“末将明白了,就是趁此其内乱机会,然后以援兵之身份进入大理国境内,进而在一并拿下这大理国。”

    杨沂中说着还拱手赞叹道:“不愧是丞相,一下子就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司马懿没好气的说道:“杨都统你说得很好,所以本相决定,将来就由你杨沂中永镇大理了,现在就整军准备出发吧。”

    杨沂中:“.......”

    “不是......那什么......”

    杨沂中连忙摆摆手道:“丞相,这金国都还未灭,末将那能一直待在那种地方待在呢。”

    此时就算是他再笨,脑子转的再慢,也该想明白了,丞相定然不是这般浅显的计划。

    得,又白瞎了。

    司马懿瞪了他一眼后,才继续说道:“本相刚才说过了,大理那地方基本就无需带兵攻打。”

    “你带着你的白马山中军去大理国走一趟,也不用多做什么,带着我大宋的圣旨去再一次册封大理国相。”

    “然后你还要在大理待上一段时间,等着他们选出新的大理国王后,便继续代表大宋册封大理国王。”

    杨沂中疑惑的问道:“可是丞相,这样来一趟到底是为什么啊?”

    呼......

    片刻后,司马懿长出一口气,缓缓述说道:“这大理不比其他地方,就算派出大军强行拿下,也没有什么用处,当地的百姓既不好管理,也无法提供什么税赋,完全就是一笔亏本买卖。”

    “他们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教化,如此才能真正融入我大宋之文明。”

    “让你去跑一趟,除了是要帮助他们平息内乱以外,便是去展示我大宋之天朝国威,而你麾下的白马山中军就正合适,几千精锐足矣。”

    “至于剩下的杨都统你就不用管了,这是一个超长时期的计划,你与我应该都看不到那一天了。”

    杨沂中这下子算是大致听明白了,大概就是那种扬我国威,然后在慢慢从最根本上征服他们。

    如此一来,虽然时间长了一点儿......或者是长了很多,但同时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给朝廷增加太多负担。

    这打仗可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情,他刚才都听说了,上一次北伐整整打掉了五千万贯。

    杨沂中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儿的数目,他就算是天天待在楚馆里潇洒挥霍,那从秦始皇帝开始算起,直到现在也花不完。

    “末将明白。”

    杨沂中当即站起身来拱手应道:“不知什么时候出发?”

    “待你准备好了可随时出发,至于中军事务,就暂由副都统元福代管。”

    ........

    ........

    司马懿从中军军营离开后,又去往了前军军营。

    相比于杨沂中的中军而言,这张宪的前军则是要规矩得多了,一走进前军营地,这感受到的气氛都明显不一样,四处都充满了严肃与威武。

    倒不是说杨沂中的中军太差了,只能说这张宪的前军做得太好了。

    别说是与当下的这些军队相比,就算是与史上所有最精锐的军队相比,恐怕都不会落于下风。

    而司马懿在踏入前军营地的第一时间,都统张宪以及一些统制将领便跑了过来。

    同样的,先去校场看一看。

    在张宪的陪同下,司马懿看到了前军营地校场。

    只见这校场可谓是大得出奇,这校场又被分为了好几个区域。

    而每个区域内,都有将士在操练着,而且还都是不同形式的操练。

    有爬绳子的,有下坑洞的,有赤手空拳搏斗的,甚至还有练阵法的,总之各种操练的样式极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个时候,司马懿在心里头又不得不,将杨沂中的中军拿出来比较了。

    不能说谁好谁坏,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吧。

    司马懿还记得,之前张宪就曾说过,这些都是岳帅留下来的练兵方法,如此才能练出一支在什么样儿的情况下,都能打硬仗的军队。

    还别说,司马懿在上两个月还听兵部尚书抱怨过,说是很多参军的人都不愿意被分到前军,就是因为这前军的日子过得太苦了,这天天练天天练的谁受得了。

    但问题不大,大宋是不缺兵源的,你不愿意有的是人愿意。

    对于一些常年吃不饱饭的人来说,只要能吃上一口饱饭,这点儿操练力度又算得了什么呢,若是能天天吃上饱饭,那就得往死里练。

    所以这样也好,便能极大杜绝了昔日那禁卫军的糜烂情况。

    最后走到军营大门口的时候,司马懿语重心长的看向张宪说道:“张都统,这前军的传统一定要一直保持下去,要写书,要立传,不能让这些东西因为某人的逝去而消失。”

    张宪闻言,重重鞠躬拱手应道:“是,丞相,末将明白。”

    对于百年后的事情,他张宪又能管得了呢,只能尽力做好眼下的事情。

    但写书立传什么的,还是完全可以答应下来的。

    从前军军营出来后,司马懿又一刻不停留的赶往左军军营。

    现如今开封这边儿就这中、前、左三军,刘锜率领的后军还在燕州,耿着所率领的右军则在辽东,毕竟那些地方都是新收复之地,没有军队镇守是不行的。

    特别是这左军,一个军就能顶两个军,其他御营各军是五万的编制,唯有这左军是十万,如此加起来也就是三十万御营将士。

    “拜见丞相......”

    张俊消息灵通,在得知丞相在巡视各军军营后,此刻已经在大门口处等着迎接丞相的到来了。

    司马懿本来也想去看看这左军的校场,但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日落黄昏。

    再加上张俊早有准备,其实也没有太多继续看下去的必要了。

    然后怎么着,自然就是在这里浅酌几杯了。

    该说不说,司马懿还是挺乐意与张俊喝酒的。

    要说这左军有什么特点,这就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