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距离寒门关几十里地的小镇,也是同样的景象,到处是小娃奔跑笑闹的身影。

    家里该准备的年货,早已准备齐全。

    今年和往年不同,家里的年货吃不完,摆满了一个杂物房,为防止老鼠偷吃,陈氏特地做了一个木头的柜子。

    “娘,您休息会儿,今儿我和爹爹一起去灶间搭把手。”

    萧祁起了个早,把门口的桃符换新,又挂上了大红灯笼,家里总算有了喜气。

    前几日,姜老爷从北地走货回来,特地送了一马车的年货,有吃食,有布料,还有一些寻常买不到的干货山珍,加上自家准备的鸡鸭鱼肉,普通百姓人家,可过不得这样的肥年。

    陈氏陷入回忆中,去年的年景不好,她带着女儿,在娘家蹭吃蹭喝,家里就那么二斤肉,要做菜,包饺子,将近十口人,每个人分不得几片。

    不过才一个年,家里就有了底子。

    “鸡我早已切好了,昨晚就放在大灶上炖着,这会儿都快脱骨了。”

    陈氏摆摆手,做年夜饭她一个人忙的过来。

    “要是小妹在家,还能帮您忙活会儿,我都想念小妹的手艺了。”

    萧祁微笑,故意把话题带到林月纱身上,小丫头到哪里都适应良好,这会儿虽然留在寒门关,却也是不错的。

    “我就担心小丫她得罪人,以前我是心疼她自小没爹,把她养成这样的性子,不懂人情世故。”

    在大户人家,特别是位高权重的人家,日子哪里那么好过的,稍微不谨慎,脑袋就没了。

    自家不过是底层的小老百姓,真的没地方说理。

    “娘,我已经去寒门关看过小妹,年后她就能回来了,这不还带了这么多的银子,可见她过的不错。”

    萧祁安慰陈氏,陈氏一听,的确是这个理儿,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她家小丫,真的懂事了,一门心思地帮着家里赚银子,而做爹娘的,总不好拖后腿,只能比闺女更加努力。

    年前做小本生意,辛苦是辛苦了点,没日没夜的做活儿,

    但是收获也是满满的。

    “廷云,我和你爹爹商议,等年后家里盖房子,咱们买几块田地,以后也好有个收成。”

    吃了多年娘家的米面,有该到了报答的时候。

    如今陈氏的爹娘年纪大了,不如田地都给她大哥陈铁牛接手,等家里盖好大院子,余下的银钱,陈氏凑在一起,打算在府城买个院子。

    “我想过,咱家以后做生意,留在镇上施展不开,早晚要去府城。”

    萧祁要念书,林月纱得也送到女学,若是在府城赁一个小院子,寄人篱下,始终没有归属感。

    陈氏手里有银子,心里不由自主地硬气了。

    买个不算大的院子,一家人够住,再留出一间客房,招待家里的亲人。

    “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爹爹虽然不着急你的亲事,但是你心里也得有个章程。”

    何时成亲,找个什么样的女子,对未来的打算,这些都要想好了。

    到底是继子,陈氏虽然关心,却又不好管得太多。

    “娘,这个您不用操心,先把小妹嫁人再说。”

    萧祁想到林月纱,小丫头开年就十三了,规矩得先学起来。陈氏可能不知道小丫头胆子多大,追着外男问人家是否婚配,简直……

    母子二人闲聊几句,陈氏进灶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