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多时。

    各部堂官便被紧急召来,商议国事。

    左相余天正如今已然是头发熬得全花白了,一张沧桑的脸庞看得出这些年来对于朝廷的巨大付出。

    现在说起来,余天正不仅是当朝左相,还是当朝国舅爷。

    当今皇后的父亲,唐帝李贤的老丈人。

    历史仿佛再次陷入了轮回!

    余天正来到大殿上,便看到愁眉不展的唐帝李贤。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思。

    淡淡扫了一眼余天正,李贤沉声说道:

    “给左相赐坐!”

    余天正拱手谢礼道:

    “谢皇上!”

    跟着一张暖凳摆在余天正的身侧,再次拱手后,余天正缓缓坐了下去。

    其余各部堂官们虽然颇有微词,可竟也无人敢多说什么。

    即便户部尚书杨介和也只是缄口不言。

    如今堂下出了杨介和,还站立着刑部尚书李冠阳、御史大夫孙俊、礼部尚书姚崇、吏部右侍郎汪缙、工部尚书胡广、户部尚书杨介和、鸿胪寺卿范仲、兵部尚书马常波。

    以及门下侍郎关小鹏。

    眼下就康王尚未到殿,可李贤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就看下堂下众人问道:

    “凉京之事,众卿已然知晓,都议议吧?”

    虽然心中焦急,可事情总得有个商议过程。

    堂下各部堂官闻言皆是静默,作为百官之首的左相余天正便不得不说话了。

    余天正当即重重一揖,说道:

    “皇上,北狄人乃是虎狼之师,短短时间内已攻破我大唐重镇关卡,马钰至今仍遭其俘虏,生死未卜。

    然唐国与北狄近年来素有战事,虽是平分秋色,但仍未能遏制其侵略行径,边疆百姓时常遭受焚掠,惨状惨不忍睹。

    在此严峻形势下,老臣郑重建议,我国应寻求和平谈判,以保全更多无辜百姓和将士们的生命。

    陛下,老臣冒死以谏,应以议和为首要!”

    在余天正看来,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放到桌面上来谈的。

    包括将士们的性命。

    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朝廷只有一件大事非做不可。

    那就是继续推动改革,将他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臣附议。”

    这时,刑部尚书李冠阳也出言附和。

    御史大夫孙俊对此也颔首同意,认为余天正此举符合当下朝廷的利益。

    余天正的建议在众臣中引起了共鸣,尤其是那些深知战事一旦开打,将会带来利益重分配的官员们,他们纷纷点头,认同议和的重要性。

    “左相所言甚是,我国当前应以百姓安危为重,和平谈判才是朝廷最好的选择。”

    礼部尚书姚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