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按照婚前的约定,楚宁原本计划婚后是在京北大营入住的。

    可朝廷也有规制,楚宁和延庆公主不能久住大营。

    于是二人婚后半月,李贤便下了圣旨,命楚宁和李香兰返回京都住进了长庆侯府。

    毕竟李香兰的身份摆在那里,除了原有照顾延庆公主的一众婢女,李贤又另外赏赐了一百个年龄在十四五岁的宫女,算是为宫里减轻了些负担。

    另外,还派送了三百名亲兵,十名侍卫看家护院。

    楚宁知道,这些人里肯定混入有探子,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可他也懒得管。

    这反而是给自己传播消息的好机会。

    不过楚宁直接把之前李香兰的几名侍卫也调了出来,由展峰担任侍卫队长。

    长庆侯府本就是原来康王的一座府邸改建的,所以规制上与王府十分相似,五进的大院子,还有一个鸟语花香的后花园,当中有一个大池塘,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楚宁和李香兰搬进侯府还做了一些局部调整,比如楚宁单独搞了一块地种粮食。

    倒不是想着产量,而是实验,这个时代农业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另外就是楚宁在后花园偏房里,又让人整理出一个干净的小院,专门给公孙伯马居住,明面上是为了陪楚宁读书,实则为了商议事。

    由于整个侯府人口倍增,对楚宁来说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于是大多时间里,索性就躲在后花园里与公孙伯马聊天。

    现在已经到了年中时节,朝廷也无战事,楚宁得计划着退守辽东的战略布局了。

    自婚后以来,楚宁便在公孙伯马的建议下韬光养晦,一步步把京北大营的事务都交托出来,整日里花了大部分时间陪同李香兰。

    得了空二人便是入宫拜见皇上,或是到康王府同康王一起吃个家常饭,尽一尽晚辈的礼仪。

    渐渐地,楚宁给人的感觉便是已经完全享受着现在的生活,整个人都开始养得白白胖胖的了。

    转眼已是七月初一。

    一封来自辽东都督府的奏本入宫,让皇帝李贤顿时雷霆大怒,立刻召集各部堂官议事。

    楚宁自然没有机会入会,现在各部堂官会议都是由康王主持议会,不过他在事后却打听到了议会内容。

    原来是六月十七日时,有三千倭贼在锦州葫芦岛登陆,掳走男女一千多人口,牛羊更是无数。

    而辽东都督府竟是看着倭贼来去自如,毫无还手之力。

    李贤大怒,立刻下旨斥责辽东都督府无能,命楚宁立刻入宫商议军事,筹备大军征讨东瀛。

    楚宁接到旨意后,只是冷笑不已。

    李贤的心思,楚宁自然能够明白,可据楚宁所知,唐国朝廷向来就不重视倭贼的事,最为主要的倭国还是唐国的附属国,一向对唐国礼遇有加,更是把唐国尊崇为上国。

    若是现在派出大兵征讨,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还会给人以口实,于情于理都不好。

    在唐国的官员看来,倭贼劫掠,并非是倭国的本愿,而是旗下的海盗流民作恶,要派兵征讨也该对这些海盗,而不是倭国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