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入夜后。

    康王府已然是灯壁辉煌,热闹喧哗。

    下了朝后,好些大臣直接就朝康王府来了。

    按礼制,今天就算是放年假了。

    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天假期,足够走亲访友,休息享乐了。

    因而,这时候好些朝臣早早的就来康王府拜年了,顺便也混个脸熟。

    康王也是来者不拒,笑意盈盈招呼着诸位,设宴款待,而后召集幕僚回到书房议事。

    “康王,请你务必要搭救小儿啊!”

    坐在康王下首位的杨介和当先开口说话了。

    今天朝会上突然闹了这样一出,皇帝竟把自己的儿子廷杖了五个板子,还给下了大狱。

    杨介和这才真是急了!

    不等康王开口,工部尚书胡广先行劝慰道:

    “杨大人不要着急,皇上此举显然是有备而来,其目的自然也是因为想要阻扰康王册封的事。”

    杨介和点点头,他自然也是想到了,只是事情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难免就没有那么冷静了。筆趣庫

    “事关皇上,也牵连着康王,此事还是让康王拿个主意吧!”

    胡广一句话,又把众人的目光引向了一直沉默的康王。

    其实这时的康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这番行为很满意。

    他哪里想得到,自己那个只会玩乐的世子爷竟然想得到这一出。

    这时心底涌出的竟然是一个老父亲对小儿子的欣赏之情。

    可是在康王看来,自己这个老父亲的心思,似乎完全不被儿子所理解。

    甚至,还有很多人想要阻扰自己与儿子相认。

    片刻后,康王脸色肃然,沉声说道:

    “既然他们能找人搜集杨涟的罪证,咱们也可以让人收集他们的罪证,到时发动御史们一起联名上书参奏。”

    众人听闻,都是重重的点点头。

    关于收集罪证,发动御史上书弹劾这种事他们简直是不要太熟悉。

    既然皇上要在官面上做文章,那好啊,大家都摆在明面上来。

    可接下来问题就是,拿谁开刀的问题。

    目前先帝委任的顾命大臣里,余天正是左相,当朝文官首领,目前唯一能够跟康王权势抗衡的人。

    再有右相夏岩,此人从不参与朝堂争斗,其子夏何良又是马军司骑都尉,要想动他还真不容易。

    再说了,夏岩一直保持中立,这对康王来说,还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至于李鸿仑,背靠着翰林院,乃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要想动他,搞不好事情没做好,还给自己惹来一堆麻烦,那些读书人可真是太烦了。

    思来想去,大家伙一致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上将军楚宁。

    此人乃是先帝一手拔擢上来的,在朝廷里毫无根基。

    现在因为平定齐王叛乱有功,先帝遗诏里居然还想册封其为庆国公,这无疑不摆明了先帝对他的厚望重托。

    而且关于这一点,不仅是康王一党的人极力反对,就连余天正一党也是极力反对。

    因而,怎么看,这楚宁都是最适合打压的人。

    众人一番商议后,当即就有人出来表态说道:

    “没错!现在皇上初临大位,一心想着变革,现在这点家底可经不起这样折腾。”

    “要我看,这些事情搞不好就是楚宁私下里撺掇皇上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