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册封有功将士事宜几乎是全员通过,很快便结束了。

    只是关于此次赏赐有功将士们的赏银,一下子便达到了近二百万两之巨。

    所以说打仗烧钱说得是一点不假。

    关键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很多地方需要花钱。

    为了尽快先搞出一笔钱来,李贤已经下旨让关小鹏在江南赈灾,以朝廷钦差名义查抄了一批盐商。

    自古朝廷没钱了,要么打百姓的主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

    可现在老百姓天天有人饿死,再压榨百姓,逼得太狠他们就只有造反了。

    而历来造反的都是百姓,还没有商人能翻了天的。

    因为一个人但凡还能活下去,他总是能做出更多的退缩和忍让。可一个人如果连活都活不下去了,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以命拼命!

    索性现在已是年关,自唐朝中叶以后,朝廷便施行了两税法,也就是分夏季和秋季两季征税,如今秋税已从陆续地方上押送入京,朝廷给出的截止期限是来年二月之前必须呈交完毕。

    其实说起来是两税,可征收所得却不多。

    因为现在唐朝的税收制度存在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土地基本都被门阀士族们占据了,能够征收的土地税越来越少,真正的税收来源都是种地的百姓。

    这些百姓既要给门阀士族纳税纳粮,还要给朝廷纳税纳粮,如此忙碌一年下来,留给自己的仅有一点点口腹粮食。

    可百姓越是贫穷,便越是要多生,只有提高人口数量,增加更多生产力,如此一来,家家户户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几口子,仅剩的那点口粮怎么都不够吃。

    若是再加大征收税粮,非得全逼反了老百姓。

    而这些门阀士族占据了天下大半的土地,却不用向朝廷纳粮,反而百姓还要在他们手里去获得土地资源,给他们纳粮。

    整个天下纳粮的重负都落在了百姓身上,小民百姓为了活下去又不得不依附于这些门阀士族。

    这也才是余天正之所以想要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

    小民百姓真的过得很苦啊!

    商议完奖赏有功将士的事,接下来便是商议对于齐王、潞王、周王等人的处置方案。

    当即有朝臣站出来说应该杀头,警示天下,杀一儆百。

    于是乎很多朝臣也都站出来,认为应该把谋逆者斩首示众,对天下其余诸王会有一种震慑作用。

    可李贤却并不这样看,先前与楚宁彻夜长谈时,二人便已经有聊过这个话题。

    若按楚宁的想法,那肯定是一刀砍了了事。

    可李贤一句话还是说得很对,杀头有时并不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有时收拢人心反而会有更加强大的震慑力。

    诸葛亮七擒孟获却不杀,便是这个道理。

    朝廷要削藩,其根本目的不是要把藩王逼死,只是想让他们明白朝廷的用心。

    现在有了齐王、潞王、周王在手,天下藩王们这时都看着朝廷会如何处置他们,若是真一刀砍了,天下其余藩王们不但不会受到震慑,相反,他们更会加强自身的实力对抗朝廷。

    天下只怕更加会战火四起,民不聊生。

    于是楚宁趁机谏言应废除勋室宗亲承继制度,尤其当楚宁提到勋室宗亲如今遍布全国各地,霸占了天下大量的田土,还不纳税不纳粮,反而还要朝廷拨款养着他们。

    朝廷就应该趁此机会,直接废除这个承继世袭制度,不能让三十万皇族宗室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

    李贤当即赞许,于是便有了这接下来的旨意:

    齐王李轶、潞王李中翔、周王李嘉,暗地里招兵买马,圈养刺客,起兵谋逆,横行无忌,残害百姓,天怒民怨,遂罢黜爵位,贬为庶民,囚禁于京都,其妻室同罪流放边疆。

    而关于在世藩王的处理,则是藩王们死后,世袭爵位的人选需要向皇帝上奏,由皇帝批复,并且要征得皇帝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