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涟趾高气扬地站了出来,目光也是直直盯视着余天正,丝毫没有半分惧怕的意思。

    面对这番逼问,余天正自然也是处变不惊。

    他为官四十余年,摸爬滚打一路做到了左相,斗倒了韩世荣,养气功夫自然已经十分高深。

    瞥了一眼杨涟,余天正目光又看向了李贤,拱手一揖,说道:

    “皇上,如今全国共设二百七十八个州,下辖一千三百二十九个县,在册官员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二人,这些都是臣在吏部核查的名单,皇上若是不信,可召吏部官员询问。

    李贤看了一样堂下白白胖胖的吏部尚书宋璟:

    “宋尚书,左相所说可有虚构?”

    宋璟脱口说道:“回皇上,左相所言,皆是实情。”

    这些数据,李贤早就是知道的,现在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

    “好!宋卿且退下吧!”

    宋璟一拱手,又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队列之中,然后又是低着头直视着前方地面。

    这时余天正再次出班奏道:

    “如今朝廷官员存在大量冗余,皇上已令吏部三十日内,整理出全国州县各级官职的人数设置和每人担任的职责。而现在,本相这里已经将京都冗余官员的名单列举出来了。”

    余天正这番话信息量很大,首先他已经说明自己裁撤冗余官员的事皇帝已然是知晓的。

    而且,这无疑不摆明皇上还是支持裁撤冗余官员的。

    另外,就是余天正根本未与他人商议,一个人就决定了在京官员的裁撤名单。

    这朝堂岂不是成了他余天正的一言堂了吗?

    杨涟顿时愤懑道:“左相,我唐国立国之初,便是君臣共治天下,如何能凭你一人之言,便决定了官员的裁撤名单。”

    话音落下,那些原本就是支持康王一党的朝臣立刻齐声附和。

    “左相,你这也未免太过托大了吧!”

    “哼!这朝堂难不成就你一个人说了算吗?”

    “若是如此,这各司衙门的差事倒不如都由你去做好了,咱们这些人也就请辞回家了。”

    “就是,那我也请辞好了,这差事就让左相去做就行了。”

    本是一番气话,可谁知,余天正立刻看向一众朝臣,大声说道:

    “好啊!刚才是哪些人说的愿请辞回家的,当着皇上的面,现在就提出来?”

    这一下,原本乱哄哄的朝堂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了。

    那些先前嚷嚷着要请辞的朝臣们,这时一个个都是怒目瞪视着余天正,却又是敢怒不敢言。m.

    群臣中,楚宁一直稳住没有笑,这个场面真是像极了某个场景。

    “好了!”

    这时李贤就不得不出来说话了:

    “关于裁撤冗余官员的事,左相已经同朕提及过,这件事朕也十分赞同。如今全国共设二百七十八个州,下辖一千三百二十九个县,在册官员却已经达到了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二人。其中还不包括每个衙门招募的吏员,仅仅是俸禄这一项开支,朝廷就已然是捉襟见肘。”

    说着,李贤的目光落向了户部尚书杨介和:

    “杨大人,你管着户部,这件事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