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内,就听见杨介和清冷的语调响起。

    余天正知道今天这望朝大会,杨介和显然是有备而来。

    看来这道坎是过不去了,索性也就豁出去,直言说道:

    “杨大人,今日乃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场望朝大会,有什么话,你不妨就当作皇上的面全说出来?”

    这话也是给杨介和摆了一道,现在是让你说,可你真的一旦全部说出来,那就意味着皇上这一关便也全得罪了。

    杨介和也绝非吃素的,以前韩世荣把持着户部时,他便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左右逢源,如今面对余天正,他自然也是不怵。

    更何况,他背后可还有康王撑腰呢!

    “皇上,臣绝非是针对谁,而是臣想梳理一个事实,就是皇上虽然登临大位,成为唐国的皇帝陛下,可事关皇上与康王的关系却不得不先论述清楚。”

    得!问题又给绕回来了!

    其实现在摆在眼前的就一个问题,就是皇上到底该认谁做爹?

    在余天正等人看来,如果李贤要继承皇帝大位,便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皇太弟身份,那就得认太上皇为父亲。

    否则就名不正言不顺,违背了先帝遗诏,也就没了合法性。

    这就是继嗣派的出发点。

    可在杨介和等人看来,即便李贤现在已经做了皇上,可他依然是康王的儿子,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如此一来,李贤生父依然是康王。

    儿子做了皇帝,父亲自然就该得到册封。

    可王爵之上,总不能再做太上皇吧,于是便想到了皇叔父摄政王。

    这就是继统派的观点。

    而册封康王为皇叔父也是先帝李淳离世时,遗诏里写明的。

    可现在从皇叔父到皇叔父摄政王,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摄政那可是代皇帝掌管朝政的人,其权势已然在皇帝之上了。

    这问题出就出在,遗诏里没有写清楚,这个所谓的册封康王为皇叔父是不是说李贤登基为帝后,也得尊康王为皇叔父。

    在余天正等人看来,就是这个意思。

    可在杨介和等人看来,这只是说当时的唐帝尊称康王为皇叔父的意思。

    李贤初登大宝,皇位还并不稳固,而且又没有自己的一批心腹。

    这些朝臣自然想着要打压一头。

    于是乎关于继统还是继嗣的问题,顿时又引发了百官的争吵。

    一时间,整个朝堂竟像是成了菜市场。

    唾沫飞溅,人声鼎沸。

    就差动手打起来了。

    李贤扶着脑袋,让海德旺主持朝廷秩序,可竟然喊不住百官的争吵。

    最后,李贤登基后的第一场望朝大会,便是在百官的争吵声中结束。

    李贤只得赶忙退了朝,让海德旺去把楚宁叫到御书房议事。

    “臣楚宁参见皇上!”

    来到御书房,楚宁行了君臣大礼。

    “好你个楚宁,今日堂上居然一言不发。”

    “啊,皇上,这你可冤枉我了。”

    李贤喝怒道:“朕如何冤枉你了?”

    “昨天夜里是你说的,今日朝会要讨论裁撤官员的事。”

    对于李贤的愤怒,楚宁却不以为意:

    “于是臣昨夜回家熬到半夜看资料,准备了很多发言,可谁知今天朝会上居然没用上,其他的我也没准备,所以这不能怪我啊!”

    说到这里,楚宁索性都自称我了。

    毕竟不在朝堂,在面对李贤时,楚宁总觉得他还少了那股子皇帝的味道。

    “哼!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