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宁武镇,军镇府衙。

    “报!”

    “上将军楚宁已在城外十五里安营下寨,全军大约有三万人马。”

    此时,坐在议事厅上首位的李章平正在和一块狗腿肉较劲。

    直到他狠狠撕下一块肉,猛地嚼了嚼,这才看向那探子:

    “真有三万人马?”

    “应该是的。”

    “曲妮玛德!”

    李章平一拍桌子:“什么叫应该是的?”

    那探子看着李章平手里的狗腿肉,咽了咽口水:

    “回左将军,主要是我们派出去的探哨被他们杀回来了,还没完全探明。”

    “那就赶紧再去探仔细了,滚吧!”

    “是。”

    那探子又偷偷瞄了一眼桌上的一盆狗肉,这才十分不舍地转身退了出去。

    说起李章平,其实也算一员猛将。

    其祖上便是跟随太宗夺取天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孝恭,曾被太宗赐封为河间郡王。

    到其曾祖父时,还落下个益州刺史。

    可到其父时,家境已然沦落不堪,就连一个七品县令都没捞着。

    李章平自幼生得体阔力大,身膀腰圆,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可等李章平练就一身好本领,却无用武之地。

    这些年从益州出来辗转流离,最终好不容易认了个齐王为义父,才有了一方施展本领的地方。

    可也就只是个武骑尉,算是个武散官。

    都没有具体职事,属于转头那种货色,哪里需要哪里搬。

    若是放在后世来说,大概就是个正科级。

    三十六岁,正科级,说起来还是不错的。

    可对李章平来说,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直到这次齐王起兵清君侧,李章平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

    他知道只有乱世他才有崛起的机会。

    于是当他听说陈友舟放弃了三座前沿阵地,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当即向齐王请求要做先锋官,出兵抵挡朝廷大军。

    齐王念在李章平忠勇有加,令他为先锋左将军,统领一万兵马兵发前沿三阵,与滨州城形成掎角之势。

    又令李崧为先锋右将军,统领五千人作为先头部队。

    可谁知,当李章平还未到达宁武镇时,便听前沿探马回报,楚宁正统领一队人马直奔太平镇而来。

    李章平当机立断派出李崧领五千兵马直奔阳明镇,前沿阵地里,太平镇是防守最薄弱的,想着只要能抢占阳明镇和宁武镇,就能阻挡朝廷大军的进攻。

    如今陵城和滨州城都是兵精粮足,而朝廷兵马远道而来,只能想着速战速决。

    只要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法,拖到入冬,朝廷军力渐乏,粮草不济,再一举出兵,大事可定。

    可谁能想得到,李崧五千兵马,居然一夜之间竟被夜袭攻击,还活捉了李崧。

    一想到此事,李章平就心里窝火,就越想越郁闷。

    杯子里的酒也喝得越来越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呸!等老子这一次干翻那上将军楚宁,定要重振家族荣光!”

    将狗腿骨往身前盘子里一撩,又抓起酒碗猛地灌下一碗酒。

    “报!”

    这时外面又有探子前来禀报。

    “什么事?”

    “启禀左将军,城门外有人求见,说要你亲自去见。”

    “嗯?”

    李章平一凛:“来人可有报上姓名?”

    “他说他叫楚宁。”

    “什么?!”

    李章平瞬间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彻底不淡定了。

    楚宁?

    这不是朝廷派来征讨咱们的上将军吗?

    他来做什么?

    李章平沉吟了半晌,果断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