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收复阳明镇后,楚宁让军队休整了三日,准备集结了魏满的中军才开始朝着宁武镇进发。

    据探马来报,魏满所统领的中军也就只落后了两天日程。

    可直到第三日中午,魏满才领着中军一万八千人抵达阳明镇。

    阳明镇本就是个军事小镇,驻扎五千兵马就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

    于是,楚宁便让魏满将人马全部在城门外五里处安营扎寨。

    黄昏时,各处营寨都已安扎完毕,随后开始埋锅造饭。

    整个安营扎寨过程中,士兵们多是非常的默契,虽然也有不少人心生怨念,可终究也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忙完这一切,魏满便来到楚宁所在的军镇府,一见面就当先请罪:

    “属下带兵不力,请上将军治罪。”

    楚宁知道他是因为带兵延迟感到很自责,赶忙上前一把将他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听说你们有时连着每天日行百里,而且你带的都是新兵,这样的情况下,军队没有闹事哗变,你已经立了大功。”

    楚宁这番话也不是客套话,而是打心底的真心话。

    古代行军尤其最怕的就是部队哗变,只要有人闹事,一旦镇压不住,人心立刻就散了。

    搞不好第一个被杀的就是领头人。

    所以魏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万八千人的新兵队伍带到前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得到楚宁的鼓励,魏满也是欣然接受,这哥们整个人都黑了一圈,不过看起来更加壮实了。

    “大人,现在前线是什么情况了?”

    这一路只顾赶路,除了整顿阵型,魏满还得派出探马收集各方情报,防止有人骚扰偷袭军队。

    关于前线的战报,他也时有能听到一些。

    索性的是楚宁在领着中军亲卫营已经在前方探好了路线,沿路又留下了安营扎寨的场地,这就减轻了行军很大的压力。

    “玄弘毅发来密信,说滨州城已经和平解决了。”

    接着他将陈友舟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现在齐王派出了义子李章平镇守宁武镇,总兵力目前打探到的是有一万人。”

    魏满听闻一个小小的宁武军镇竟然有一万人马,竟也有些诧异:

    “这个齐王还挺会用兵的,知道宁武镇的重要性,才会派出一万兵力把守。”

    楚宁点点头道:“是啊!可是他一定料想不到陈友舟会反水,现在等于是对宁武镇形成了夹击之势……行了,这些日子里赶路也是累了,今晚给你们整顿好的,打牙祭。”

    这一晚,连日奔波的将士们都吃到了新鲜的蔬菜和猪肉,虽然只能吃上两块,可肉汤却能喝上一大碗。

    将一碗冒着滚滚热气的鲜肉汤一口气喝下去。

    那家伙,满足的感觉直通天灵盖!

    尤其哪些新被诏安的兵卒,这些日子跟着京北大营连续吃了几天好的,现在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表示打死也不走了,以后就跟着上将军干。

    另外,还纷纷表示,要把阳明镇里的弟兄都劝来归降!

    瞧瞧!

    这个时代的人有时就是这么质朴!

    吃完饭,那些有经验的老兵还会利用炉灶余温架锅烧水,泡脚解乏。

    只有那些新兵显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都是三三两两围聚在一起,根本不与那些老兵交流。

    对于这次带兵出征,说来楚宁也是第一次,一路上都是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www.

    看到那些新兵很是萎靡,士气不振,得想个法子提升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很快,楚宁就想到了拉歌的法子。

    通过嘶吼,怒放,将心里的委屈、牢骚全部吼出来,整个人心理上才会得到放松。

    如此一来,也会催发大家伙的斗志,展现军营士兵的风貌。

    他让各团营都尉将各营士兵列成方阵,每个方阵前站着各部的正副都尉。

    而楚宁,则是准备亲自教大家唱歌。

    军歌嘛,谁还不会几首似的。

    听说上将军要教大家唱歌,各营士兵们都很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