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康王派人笼络自己的事,想必唐帝早知道了。

    倒不如先把心里的想法给说了。

    唐帝其实哪能不明白,从昨晚的事来看,索性这些人都没有跟着韩德胜谋乱,最后一个个的还都带着府兵出来嚷嚷着平叛,敬献忠心。

    毕竟在大势面前,多数人只会选择苟同。

    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倒还真不好再说些什么!

    顿了顿,唐帝又道:“那你说烧了这些书信,有何用意?”

    “臣的意思,朝廷现在要打仗了,皇上可以设宴款待武将们,然后当着他们的面说一说书信的由来,再找个理由全部烧了。如此一来,哪些武将们自然会对皇上感恩戴德。”

    “好!言之有理!哈哈哈~~~”

    唐帝闻言,总算是会心的笑了起来,“说吧,这一次你立了大功,想要怎样的恩典,尽管说来?”

    楚宁当即想起玄弘毅的事来,脸色肃穆,赶忙起身拱手一揖道:

    “皇上,臣却有一事想要皇上的恩典!!!”

    被楚宁这一搞,唐帝一下子倒显得有些意外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家伙难不成想要狮子大开口吗?!

    虽然心中疑惑,可唐帝还是不由自主地开口:

    “楚卿有话直说就是!”

    楚宁道:“此次之所以能识破韩德胜谋逆的罪行,还得多亏了玄弘毅及时悬崖勒马,将功折罪,才让咱们有了缓冲,事先有了筹划。所以臣恳请皇上赦免了玄弘毅的罪过!”

    沉默。

    无声的沉默。

    唐帝似乎更加意外了,旋即大笑起来:

    “哈哈,朕还以为是什么大恩典呢?”

    笑着,唐帝又开口说道:“事关此次有功之人,你拟一个折子呈上来便是,另外,关于你的恩典,朕倒是已经有了打算。”

    楚宁抬眸一望,迎上了唐帝的目光,急忙问道:

    “敢问皇上有何差遣?”

    唐帝显然是早就想好的,当即说道:“朕欲册封你为十六卫上将军,替朕掌管京北大营。”

    楚宁听闻心中顿时一激灵,十六卫上将军,乃是正三品的官职。

    从正五品直升到正三品,一下就连升了四级。

    看来皇上是准备裁撤殿前司,收拢军权了。

    如此更是可以看出皇上对自己的重视。

    楚宁心中当然不会拒绝,可官场即是如此,该有的谨慎谦虚还是得有。

    于是躬身歉辞道:“皇上,臣德薄才浅,只怕是难以堪当大任,臣恳求皇上撤回旨意,另则他人为宜。”

    “朕知道你无心在京为官,可眼下国事繁巨,朕手中可堪大任者屈指可数。”

    楚宁再辞道:“皇上,十六卫上将军一职位高权重,臣对于军务不甚熟悉,只怕担当不起如此重任。而且唐国朝堂里比臣有威望之人大有人在,皇上让臣担任此职,更是怕难以服众,倘若再引起朝堂争端来,就有负于皇上的良苦用心了……”

    开什么玩笑,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再说了,这位皇帝生性猜疑,连外戚都不信任,如何会信任自己这样一个外人。

    伴君如伴虎,恩宠与失宠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熟悉历史走向的楚宁,自然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再说了,他可不想成为皇帝杀人的工具。

    “你怕什么?”

    面对楚宁的托词,唐帝当即回绝道:“此次你立下平叛大功,倘若不是你机智勇敢,朕只怕已落入逆贼之手,记住了,有朕为你撑腰,何人敢有异议。”

    楚宁这就不能再谦辞了,连忙谢恩道:“谢皇上恩典,臣一定竭心尽力做好差事,对了,皇上,眼下缉拿各处逆贼,是否需要交给臣去办?!”

    这就算是对皇上的试探了。

    “此事朕已交给徐炳坤去办,不然朕也不会让他去缉拿韩德胜,眼下这个时候,他也该有所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