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侧立一旁的康王闻言,顿时神情一怔。

    好嘛!这是终于说出来了!

    倒是夏岩对朱旺的话显得情绪有所激动,脸上的皱纹深深地挤在了一起,朗声道:

    “想当年三军北伐狄族,老臣只有三百铁骑,便大破慕容保三千铁骑,倘若不是因为粮草不济,才不得不退军,以作再战之势。不然,哼!不然……老子非得灭了他奶奶的。”

    “……”

    “……”

    “……”

    唐帝听到这些,不由脸上也泛出光彩,他当然明白夏岩有多英勇善战,当时荀山河也是他麾下前军副将。

    “夏老将军,你不要老想着当年。”朱旺有些不以为然:“这是打仗,不是情怀!”

    “打仗也得有做人的情怀!”

    夏岩也是不满的表情写在脸上,他显然有些激动,但尽力平静心态:

    “反观韩德胜此人,性情急躁,爱杀降,又易发怒,爱冒进,断不可担此北伐重任。”

    韩世荣听到此处有些气愤,脸上有些挂不住,却也没有发作。

    “国舅,”唐帝扫过众人,目光落向韩世荣,“你管着户部,你怎么看?”

    打仗毕竟是军国大事,天下钱粮都在户部管着,再有太府寺管着仓储,根据户部文书执行出纳,司农寺主管粮食,这两位寺卿都是太后当年委任的,都是韩氏一族的人。

    再有京都各大门阀士族,天下商会,都要看韩家的脸色。

    所以,这怎么都不可能绕开韩世荣。

    “那我就说说户部的问题,现在最差的还是银子。”

    韩世荣知道这时也不得不表态了,索性一开口,便说到了关键上。

    侧目先看了一眼皇帝,韩世荣这时眼神倒显得十分坚定了:

    “自慕容保统一狄族各部,自称北狄王以来,北狄部族便是我北方最大的威胁。

    “元福三年,慕容保率兵十万兵临凉京城下,胁求通贡。迫于无奈,我们也只得开放通商凉京,倒是换来了短暂的太平。后又因为闭市,又和北狄打了一仗。

    “打仗打什么,说到底还是打的钱粮。此战之后,我方军饷更是接济不上,最后一点钱都打没了,有些将士已经五年没有领过饷了。

    “去年户部拨的军费,也基本都花在了北疆的防务上,由于增加了兵力和开支,北狄虏贼也没有再随意烧杀抢掠,两国倒是呈现出和平的景象。

    “但从年前入秋后北疆的军报看来,高昌、回鹘等部族今年肯定将有更大的进犯,这就还要增加兵员,募充军队,这又是一大笔钱。

    “还有是黔州的匪患骚乱,因为是山林丘壑,一直难以剿灭。你打他就躲,你走他又开始作乱。都被匪徒杀了两个县令了,所以募兵今年也势在必行,这一项又是一大笔钱。

    “承蒙太后垂怜,皇上不弃,让臣兼了这户部尚书,掌管着财政大权,但臣也难啊!”

    似乎只有康王和夏岩在认真听,唐帝像是什么都没有听见一般,目光望向了地面。

    然而,韩世荣不亏是多年经营的老油子,重重叹息一声,又继续说道:

    “臣管着这全国财政赋税,便应当竭心尽职,为民生计,为天下苍生计。

    “可去年先是大旱,后又是大水,接着又是边疆的军报,黔州的剿匪,再加上宫里的开支用度,各部年初定的预算,除去礼部一部,其余各部都完全超支了,比如工部竟然比预算超出了近百万两。

    “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唐国的安稳。当下之急,还得群臣一心,再想想法子,把眼下北疆的军饷凑齐,补发将士军饷。

    “另外,如今时局不靖,门阀士族又不愿对外开战。全国大族思想并不统一,作战情绪低落,如此开战只怕不利。筆趣庫

    “当然,咱们也不可有怯战之心,须向北疆诸国表明,我大唐并不惧战。至于别的,我们还可以再慢慢议,总议得出个条陈,多难的事不都过去了吗!”

    韩世荣一番话说完了,又像是根本没有说完。

    这在众人听来,无疑不是在诉苦,是在劝诫皇上,这国库里没钱啊!

    “皇上……”

    夏岩像是完全没听懂一般,又鼓足了勇气,“老臣还是愿自荐出任北伐党项人,望皇上允……”

    “吃啊,都吃。”

    夏言话未说完,唐帝便插话打断了他。

    又伸出手拉了拉有些下滑的长衫,脸上堆着一点笑:

    “早食够吗?”

    “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