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康王毕竟是先帝最好的兄弟,又是如今藩王里权势最高的皇室宗亲,即便是贵为太后,也得给几分面子。

    再说了,两人曾经可还有过一段露水姻缘呢!

    只是这件事只有寥寥几人知道而已。

    “贤儿,还不将你的贺礼献给太后。”

    只见康王朝李贤喊了一声,李贤赶忙又将手中的锦盒呈上,笑道:“太后娘娘,这是贤儿敬献的贺礼。”

    “哦?”

    太后打量着才十六岁的李贤,心中暗自惊叹,此子真是生得龙睛凤颈,与年轻时的康王神态举止都是极其相似,难怪康王最爱此子。

    这一次曹淳上前接过锦盒,亲自捧着送到太后身前,太后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足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太后拿在手中,顿时荧光闪耀,亮如白昼:“晶莹剔透,温润如玉,哀家可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夜明珠!”

    在场官员们此时都是无比惊羡,连连惊叹。

    不愧是康王,出手竟如此豪气!

    李贤这一波献礼,更是将寿宴推入高潮。

    按照礼仪接下来该是百官敬献贺礼,可太后早早有旨,除去李氏宗亲,文武百官们都只是敬献贺表,而不必单独献礼。

    可这样一来,身为太后亲弟弟的韩世荣可就没有显摆的机会了。

    就刚才见到康王大放异彩,韩世荣心里那个气啊,可没有法子,他虽为国舅,终究不是李氏宗亲。

    接下来,曹淳走到御台前,大声传旨:“百官敬献贺表!”

    远远的跸道两侧便出现好多太监,手中都捧着托盘,将百官们手中的贺表一一收了起来,其中一个太监来到楚宁身前,见楚宁没有举动,便柔声问道:“这位大人,请敬献贺表。”

    楚宁哪里想着还要写贺表啊,他本来就是临时被叫来的。

    “那个……我没有贺表!”

    这一声话落,好些听入耳里的官员们都是面露难色,对于楚宁他们早已是如雷贯耳。m.

    可是今天这样的场合,这家伙居然没有写贺表?

    什么意思?

    难不成这是要忤逆太后不成!

    好些本就是韩国舅的亲信,今日又因重金买了麓羽营队获胜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鼻子冷哼,等着看戏了。

    太后寿宴盛典,这家伙狂妄得竟然不上贺表,想必太后一定会大发雷霆。

    哼!有好戏看喽!

    百官们这时的视线都落在了楚宁身上,有看戏的,也有为他担心的。

    这时,御台之上太后的目光也落了过来,想要瞧瞧他如何应对。

    皇帝、康王等人也都齐齐望了过来。

    楚宁犹豫了一下,强撑着想要站起来,身旁一个太监见状才赶忙搀扶了一把楚宁,随后楚宁拿了酒盏给自己满了一杯酒。

    百官们都是不解,这家伙是要干嘛?

    谁知?

    楚宁端举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朗声道:“微臣青山县县令楚宁,恭祝太后娘娘生辰快乐,特作诗词一首,还望太后娘娘笑纳微臣之礼。”

    一时间,全场静寂。

    什么情况?

    这家伙是要即兴作诗?

    太后听闻也是微微皱眉,近来闻名京都的《仙游集》,太后也早让人购来一册,其中好些诗词她也是十分喜欢。

    现在听到楚宁说要即兴作诗,不免还有些期待呢!

    “好啊!哀家就听听楚卿又有何大作!”

    太后言罢,楚宁略略沉思了一下,当即朗声道: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