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下倒是觉得这句金风玉露一相逢更有意境。”

    没有人在意姬夏表情。

    出声的则是刚刚那位和煦老者,他拿起少年的画纸。

    他又问:“老夫未曾见过如此字体,少年郎。敢问此体何名。”

    姬夏答道:“竹鹤体。”

    “好,好一个竹鹤体,骨相如竹,身形似鹤。好一副洒脱之感。”

    “小子多谢前辈夸奖。”

    “老夫杜景,是这南越城亦名书院山长。不如来我书院任作教习如何。”

    名为杜景的老者此言一出,便在这学子席位中掀起惊涛骇浪。到底是什么样的诗画文章,竟是能让亦名书院的山长聘为教习。

    这亦名书院在整个锦州都是有名的,小三元元正也是从此书院而出。

    “多谢老先生盛情,可是小子散漫习惯。做不得那教书育人之事。”

    杜景又问:“那老夫教你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考取功名?老夫不才,幸得先帝朝露,天宝三年文榜眼。可是官没做大,区区四品。”

    “晚辈已有师父。”姬夏还是拒绝。

    杜景闻言一拍脑袋:“是极是极,是老夫唐突,如此文采和妙手丹青,定是有名师。”

    “容老夫再问一句,家师何人?”

    “家师隐士,不便透露。”

    “能调教出如此弟子,却是甘愿做个隐士,果真高风亮节。可否给老夫引荐一番?”

    杜景此时对那名“隐士”提起极大的敬佩之心。

    少年想起那个糟老头子,还是算了吧。

    姬剑仙又用起万能话术:“家师两年前云游,现在晚辈也不知他在何方。”

    杜景大呼可惜。

    祝卫启却是一脚踢在少年屁股上。

    “你这惫懒小子,还说自己不会作诗。若不是老夫逼着你,今日真是错过我南越城的优秀后生。”

    姬夏小心翼翼答道:“晚辈是允州人。”

    “你现在在哪?”

    “南越。”

    “你义父是谁?”

    “赵青。”

    “你爹娘是否还在世?”

    “已然仙游。”

    “那你现在是哪里人?”

    姬剑仙哑口无言。

    那位张知府又道:“看来本次诗画魁首,毫无悬念。”

    众人都觉得,小三元的诗词。怎么也不弱于此人吧。

    “此诗词,何名?”

    “回大人,《鹊桥仙》”

    众人回到上位,评出一二三名。

    第一便是姬夏的鹊桥仙,第二是一名叫何耀祖的学子,元正排在第三。

    “接下来由本官传诵第三名的诗词。”

    “夏去秋来复一载,入骨相思再难捱。向天祈愿共白首,天公却令永分离。”

    意思便是,又是牛郎织女一年会面的日子,这入骨的相思之意再也压制不住。

    二人祈求苍天保佑能永远在一起,可却忘记令他们不能在一起的不就是“天”吗?

    “这首七绝诗《惜白首》,出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三元元正之手。”

    那位知府大人将手中的纸递给下方,让众学子依次传递,欣赏这位小三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