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人,这个……就不必了吧?现在朝廷事情也多,这等烦人心之事,若贸然报上去,只怕对我们整个罗州都非好事。”

    韩东时冷笑道:“既然如此,那我的记账方式到底是否有错,是不是冤枉了你们,苏大人还请明示?”

    苏青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任何的回答都不合适。

    这时,那些立场中立心怀坦荡的官吏终于坐不住了。

    “小人倒是觉得,刺史大人所述的记账方法更好,简单明了,我等一天之内就已经学会。特别是分栏对比的总账目,有何差错直接就能对比出来。”

    过去的记账,就是分页单记,若想与前帐对比,需要翻找好一阵子。

    若是碰到些上了年纪,记性不太好的,甚至可能闹出翻找到前面忘记后面,再翻回后面又忘记前面的笑话。

    其实在一天之内就能对比出如此多的错帐,就已经说明韩东时的记帐方式更加简明,更易进行查错补漏。

    那些文吏虽然官职低微,但却一直负责着一手记帐之事,何者方便,何者优秀他们的感受是最深的。

    若换作其他时候,苏青当场就会斥责他们目无官长,可是现在,他自己的底气都不足,担心查账查到自己头上,哪还有心去喝斥跟他唱反调的文史?

    “大人的记账方式,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现在差得如此之多,一时半会儿只怕也弄不清楚真正的账目如何?”

    “依下官之见,此时支援北疆作战才是重中之重,查清账目的事情还是可以先放一放嘛。只要我们的府库依然有粮,不至于误了朝廷大事,其实也没必要太较真。”

    任谁都能看得出苏青已经心虚了,可是谁又会纠着苏青不放呢?

    苏青或许真的从中贪墨了不少油水,问题是在座的文史,也有许多做过相同的事情,一次彻底的大清查,说不定会连同整个衙门都清空大半!

    韩东时扫过在场众人的神色,微微一笑:“长史大人……说得也有道理啊,现在确实不是清查账目的好时候,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也不能掩耳盗铃吧?”

    “向罗州所有衙门传我的命令,以后记账,必须两种账目同时记录,若是以后再发生类似之事,本官眼里可不揉沙子!”

    苏青等人如蒙大赦,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把所有官吏打发走,刺史府瞬间又清静下来,不过韩东时脸上压抑的怒火,还没有消散。

    大唐建立才多少年,本来应该是朝野官民齐心协力,共同为将来的好日子努力,没想到已经开始出现这么多的蛀虫!

    若非现在正值战时,前线转运不能耽误,韩东时才不管他们在罗州当地的人脉如何盘根错节,在朝廷之上有多强硬的后台,必大举屠刀,先杀个痛快再说!

    韩东时闭了闭眼睛,慢慢调节好情绪,开口问道:“师爷,让你找的人可曾带来了?”

    早前其他人在查账之时,他已经听到后堂的动静,知道派出去的师爷应该是回来了。

    师爷赶紧走上前来,脸上也带着几分怒意。

    “大人还真的放过他们了?即使您想以此施恩,他们只怕也不会感激的!若换成小人,至少要先把苏青等几个为首的官吏砍了!既能立威,也能让他们少个主心骨,不敢再与大人作对。”

    师爷听到了后半段发生的事情,同为衙门中的文史,他几乎可以肯定,苏青等几名有职级的官员很不干净,必定有贪墨之事!

    他觉得大人太轻易放过他们了,这次对账之事,既然碰上了,就应该顺手牵羊,把几个为首的官员直接罚下去。

    比如说那个苏青,师爷早就看他不爽了。

    韩东时同样叹了口气,刚刚的机会他何尝不想按内心所想,大开杀戒呢?

    “至少这一次不行,刚刚你没有看到那些官吏的神色,若要处分,恐怕会激起大变。”

    师爷不解地道:“大人不是带了军中精锐前来罗州,目的不就是防止发生万一么?就算苏青等人狗急跳墙,也能轻易将之镇压。”

    师爷现在越来越佩服自家大人的先见之明。

    他们从蓝田所带的人绝非多余,只有自己手里有实力有人,才能镇得住局面,不会受制于人。

    否则,单是拿下几个下属官吏,他们都不敢轻易动手了。

    韩东时摆手道:“此事等于半公开,所有官吏都心中有数。我们确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处置苏青等官吏,但他们却可以采取同归于尽的方式,把事情闹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