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你是怎么发现那个老头有问题的?”回公安局的路上,公安同志好奇的问道。

    田苗随口道:“开始也没发现,后来才觉得不对,他是正面撞到我,差点给我撞倒,可怀里的孩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说到这,想起了那个孩子,她有些担心的问:“对了,公安同志,那孩子送医院了吗?父母找到了吗?”

    公安同志迟疑了一下,避重就轻的开口道:“在逮到人贩子的第一时间,就把孩子送去医院了。”

    田苗明白,虽然她是本案的参与者,但公安有纪律,不可能跟她多说什么,索性没继续问下去。

    沉默间,两个人就到了公安局门口。

    这还是田苗首次进局子,七十年代的公安局也是普通的二层红砖房,远没后世那么气派。

    领路的公安同志将田苗带了进去,里面倒是和她印象中的公安局没差别,一片繁忙的景象。

    就算有人进去,也只是匆匆的瞥了一眼,接着便低头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

    往里面走,就看见一个领导作派的人,端着水杯,颐指气使的吩咐着什么。

    看见田苗进来,带着疑问的目光看向领路的同志:“这位是?”

    领路的公安一脸恭敬的回道:“李局,这位是今天帮助救回孩子的田同志,是振兴公社的知青。”

    李局长一听,随即将手里的水杯放下,一把握住田苗的手,激动的道:“感谢你啊,小同志,你今天可是拯救了一个家庭,要是没有你,这孩子还不定被卖到哪去呢!”

    田苗被李局的热情给弄懵了,不至于吧。

    县公安局,这么大一个单位的领导,看过的案子应该比她吃过的盐都多吧。

    虽然想不通李局为什么这么激动,不过她还是摆摆手,说了句客套话:“协助公安抓住罪犯,是每个人民的义务。”

    “田同志觉悟很高啊!”李局长一听,不禁夸赞道。

    又对旁边的公安小声道:“带着小田同志做好笔录,完事先别让走,一会孩子家属要过来当面感谢。”

    那公安点点头,就将田苗请进了会客室。

    田苗将事情的过程简单叙述一遍,包括了当时的疑点和她的担忧。

    做完笔录后,见没自己什么事了,田苗就提出了告辞。

    被记笔录的公安同志给劝阻了,声明还有些事情需要她协助,随即就关门走了出去。

    田苗就安静地坐在会客室内,等待传唤,毕竟协助调查,也是义务。

    没等来问话的公安,倒是等来了李局长,就见他恭敬的领着一位身着中山装的青年男人走进来。

    看这架势,官职应该在李局长之上。

    见田苗站起身,那位李局长满脸笑容的介绍道:“小田同志,这位是受害者家属。”

    田苗一脸茫然,啥受害者?

    李局长许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再一次解释道:“就是被拐的小男孩的家属,这位是孩子的叔叔,是咱们县革委会徐副主任。”

    待李局长介绍完,徐绍清率先伸出手来,握住田苗的手,感激的说:“我听李局长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真的是太感谢你了,田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