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当别人在准备毕业答辩,或是缅怀即将逝去的校园生活时,田苗正马不停蹄的奔赴在各个考试现场。

    从裴老师那得知,公派留学生的选拔范围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科技管理人员,她并不具备参选资格。

    在裴老师和校方的多次沟通协调后,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只有田苗先考上本校研究生,学校才同意举荐。

    同时,还要跟学校签一个协议,学成归来后,到学校兼职讲师,并要在校期间,发表3篇及以上ScI论文。

    最后这个要求,难免有些苛刻。裴远洋在转述时,都有些无奈。

    尽管知道校方在趁火打劫,可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只得同意。

    好在研究生考试,在公派留学生选拔考试之前,两不耽误。

    80年代初的研究生考试,没有马哲这类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只是本科知识的拓展和延申,考察的是学生综合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苗很快收到复试的通知。走进复试考场,田苗才第一次有了紧张的感觉。

    她走进考场,目光巡视一圈,好吧!一个都不认识。

    坐在主位的,是个满头白发的老教授,身着白大褂,看上去十分和蔼。

    他率先开口:“考生不用紧张,我们就随便聊聊,你本科是外科方向?”

    田苗正色道:“是的。”

    老教授继续道:“研究生为何换方向。”

    田苗一顿,她没想到,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刚要冠冕堂皇、长篇大论,就见老教授十分认真的看向她,仿佛她回答,能决定考试结果一般。

    不知怎么的,她下意识选择了实话实说。

    “换方向,是学校告诉我,只有这个方向,有国家级科研项目。考进去,我才有资格参加公派留学生的选拔。”

    见她如此诚实,在场的几个考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窃窃私语着什么。

    那老教授继续追问道:“为什么想出国?”

    该说的都说了,田苗这会儿有些放飞自我。她笑道:“我想当外科医生,尽管我本科是专业第一,也进不去和协的外科。

    要想打破成规,就要有破局的底气和资本,我要出去学最先进的技术,造福华国人民。”

    见有考官已经在点头,田苗悄悄松了口气,她刚刚也在赌。

    她不信,这些考官对复试的学生,没有做过背调。谎言说的在冠冕堂皇,也会落了下乘,留给人不诚实的印象。

    研究生的考试成绩,要统一发放,田苗直接回了寝室。

    她考试的事,并没有对其他人讲,主要怕自己考不上,面子上不好看。

    见寝室里,只有冯晓晴在,田苗疑惑道:“其他人呢?”

    冯晓晴抬头:“还没回来。”

    见她像是哭过,田苗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问:“你怎么了?”

    冯晓晴靠在她身上,情绪十分低落。

    “苗苗,怎么办呀!我被分去了津市。”

    “怎么可能?你是首都人,不都分回家乡吗?怎么会去津市?”

    田苗也惊到了,学校还能这么整?

    冯晓晴捂脸,嘴里嘟嘟囔囔:“首都的医学院有三所,名额就那么些,基本上都占满了,我没想到,会被分到津市。”

    田苗迟疑了一会,小声问道:“你跟家里说了吗?确定没缓和的余地?你之前的那家医院,不能接收你吗?”

    她一连三问,彻底给冯晓晴问懵了。

    冯晓晴脸色微红,小声嘀咕道:“我、我太伤心了,还没来的及告诉家里。”

    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