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随着剧组人员的全部就位,《魔法石》终于正式开机。

    制片人的计划是先拍霍格沃茨火车站的那一幕,就是三人组和海格告别回家的镜头。但患有强迫症晚期的卡梅隆希望拍摄的第一天能有点仪式感,最终选定了分院帽和开学晚宴那两场戏份。这种过于任性的做法会给制作成本带来很大的压力,制片人立刻站出来反对,但苏菲亚以全球运行总监的身份批准了这个方案,工具制片人觉得自己太难了。

    电影的拍摄场地位于利维斯顿的一个厂房内,这里曾经是劳斯莱斯的制造工厂,只不过现在已经被废弃。剧组看上个地方的一个原因是够大,整个厂区足有平方米,足以搭建任何想要的场景,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买下这里很便宜……

    开机当天,罗修和艾玛很早就来到了专属化妆间,反正他俩时时刻刻都是形影不离,所以剧组干脆把两人的化妆间都并在了一起。

    换好霍格沃茨校服并化完妆后等了一会,现场助理来带他们到拍摄现场。

    《魔法石》与牛津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霍格沃茨大礼堂会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食堂取景;

    霍格沃茨图书馆会在牛津大学波德莱恩图书馆取景;

    霍格沃茨校医院会在牛津大学神学院小厅取,罗修还知道苏菲亚计划把《火焰杯》里麦格教授教大家跳舞的地方也放在这里;

    另外《火焰杯》里霍格沃茨校园的取景地也计划放在牛津大学新学院。

    第一天的拍摄镜头是大礼堂里开学晚宴的戏份,当罗修和艾玛来到这里时,里面已经被置景部门装修完毕,充满古老和神秘的气息。一大堆各种年龄的演员们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现场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确保这些调皮的孩子们不会离开他们的视线。

    看到两人进来,在场的小演员们都在偷偷打量他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全英国都在讨论这两个孩子,所有人都好奇他们是不是真的是一对。加上来这里的小演员们都是真正喜欢这部魔法童话故事,所以他们对哈利和赫敏的八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所有人都很礼貌地没有来打扰两个主角,只有之前剧本会时认识的几个人上来打招呼,一群孩子刚刚聊了几句,卡梅隆就宣布拍摄开始。

    第一个镜头是新生们在麦格教授的带领下进入礼堂,他们只要走进来的时候别摔倒和看镜头就行,这对小演员们的演技要求不高,所以第一遍就成功过了。

    在场的工作人员都鼓起掌来,遥远东方的中国人认为第一个镜头能一条过的话,后面的拍摄也会一帆风顺,英国人也着有类似的迷信。

    罗修这属于二进宫,所以是小演员里最没压力的一个,他还有心情四下打量,然后发现到英国的打板器和他在美国看到的略有不同。底色和样式虽然一样,但上面的标注顺序发生了变化,这边是“总镜号、条次、摄影机编号”。看来英国人拍摄应该是不分场次的,整部片子的全部分镜头统一编号,拍到第几个,就写几号,例如“te256,take3、a”就表示当前拍摄镜头为“整部戏的第256镜,第3次拍摄,a摄影机”。

    “怎么样?”在拍摄间隙,卡梅隆还不忘和罗修聊两句。

    “还行,我刚刚在研究打扮器……”罗修老实回答,然后看了一下周围,“就是其他人……好像表情有点紧张,走进来的时候动作也有点僵硬,真的没关系吗?”

    卡梅隆笑了起来,他很高兴自家男主角能注意观察到周边的情况,这说明这个孩子无论在经验还是心态上都不需要他格外调教了:“其实这样更好,所有新生报道的时候都会有点拘束,特别是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第一次上学不会太放松,这种不自然在特定的场合下反而会显得非常自然。”

    真厉害,罗修在心里感叹,不愧是传说中的卡车司机,把这些都考虑了进去,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扭转乾坤了。

    ——这也在你的计划之中吗,导演!

    接下来几个镜头也很顺利,除了赫敏金门后对潘西说的那句“这夜空不是真的,是天花板被施了魔法变成的,我在《霍格沃茨,一段校史》中读到过”一共拍了五次。

    艾玛的台词没问题,可她仰头看着房顶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走太快,撞到了前面的罗修。男孩赶紧反手扶住,女孩这才没摔倒在地,但这也引起了现场其他孩子的笑声,艾玛的脸红红的。

    第二次艾玛就吸取了教训,和罗修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但纳威·隆巴顿的饰演者马修·路易斯在镜头前表演了一个平地摔,然后这次没有人去扶他。

    第三次是卡梅隆希望艾玛说台词的时候表情要更加骄傲,因此重新又拍了一遍。

    第四次,卡梅隆觉得艾玛好像有点骄傲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