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乡下办丧事的习俗与城里的不同,乡下人习惯大摆酒席,有种丧事喜办的意思,尤其是像倾心奶奶这样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家的丧事。

    苏景言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于乡下的丧事习俗不太熟,顾念江的状态又一直不太好,倾心就更是不能顶事,族里人的虽说也在帮忙,但毕竟一些细节和要做决定的问题人家不好拿主意,没想到的是苏是这时竟站出来,成了个顶事的,让倾心很是刮目相看,他一直以为苏是应该是城市里的优雅贵公子来着,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他能什么都懂呢?

    送葬的那天,接连几天放晴的天气竟一下子阴沉了起来,下起了蒙蒙的小雨,村里的老人纷纷讲,这顾家的姑奶奶,一辈子好人,一辈子命苦,这去了连老天爷也来送行来了。

    倾心一家作为孝子孝孙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顾念江捧着母亲的骨灰一步一步走得缓慢而沉重,倾心拿着哭丧杖,提着马灯,紧跟在了爸爸的身后。

    骨灰盒入土的时候,顾念江再次哽咽出声。顾家的公墓所有的墓都是朝南的,只有倾心奶奶的墓是朝西的,倾心疑惑,也不知这是为什么,直到晚上妈妈给倾心讲起奶奶的故事,倾心才明白,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坚持。

    漫天繁星,微风拂面,夜色如水,一声声的虫叫,更为乡村夜晚的宁静中添了三分神秘。

    倾心端着小凳子坐在院子里的榕树下,听妈妈将奶奶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老套却是在那个年代常见的故事。

    46年前,顾家村作为最典型的贫穷农村,迎来了全国第一批的下乡知青。

    顾家村顾大勇家的一双儿女,顾春风,顾春雨是小村里长相最出挑,学历最高(初中毕业)的年轻人,知青来的第一天,这对兄妹就被村长派去带领知青们熟悉村里的环境。

    妹妹顾春雨的活泼大方,娇俏亮丽丝毫不逊于城里来的姑娘们,很快引起了知青们的好感,其中一个叫江潮的年轻人更是对顾春雨一见钟情。

    江潮是个很会说话的小伙子,虽然长相一般,却偏偏容易让人生出好感来,尤其是笑得时候,更会让你觉得,果然是城里来的小伙子,连笑都不一样,说不出的春风化雨。

    江潮很快与顾春风称兄道弟起来,就差没拜把子了。经常出入顾家的江潮有意识的,不可避免的经常碰见顾春雨。

    顾春雨当时就是村里的一枝花,小伙们都暗恋她,她又是个读过不少书的人,难免心高气傲起来,在村里一帮灰头土脑的男孩子的衬托下,江潮的出现无疑就是那骑白马的王子,江潮的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干净又有教养,加上明显高雅的追求,一下子就俘获了顾春雨的芳心。

    没多久,两个年轻人就偷偷的好上了,那感情如胶似漆,很快就让顾老爹顾大勇发现了。

    顾大勇毕竟有生活的阅历,看过的戏比自家女儿吃过的饭多,看得更远,知道江潮哪里是自家女儿的良配,于是自然极力反对。

    可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进去逆耳忠言。在顾春雨的眼里,自己老爹就是戏里那棒打鸳鸯的侩子手。顾春雨自然是反抗的厉害,连绝食都用上了,加上哥哥顾春风也站在自己一边,更是给了她不小的动力。顾大勇没有办法,只好默认,却也暗地里好好的看着女儿,生怕做出以后后悔的事来。

    顾春雨与江潮两个人年轻人憧憬着美好的将来,甚至连以后生几个孩子,取什么名字都想好了,却没想分离来的那么快。原来江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从小娇身惯养的,送下乡来那完全是因为江老爷子作为领导要做表率。这不,一有什么借口,就把儿子给调回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