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同安二十三年,史载同安帝于是年九月驾崩,十一月,新帝登基。

    被历史掩埋的,是这一年,许多名字永远没有机会载入史册的人,命运都都发生了逆转。

    一切的开始,可能都是从同安二十三年二月,同安帝一位毫不起眼的才人病逝开始。

    那位才人姓蒋,是小选进宫的,因为姿容出众,得以侍奉先帝。她在宫闱几十年,积累丰厚。而她病逝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动用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侄女蒋涵安插进了皇长子所居住的润泽殿。

    这件事太过微小,以至于根本没有让宫中的主子们关注到。

    当时大家最担忧的,乃是同安帝的病情。从同安二十年开始,他的身子便是一日不如一日,至今年,更是卧病不起,国事皆是皇长子李怀玉处置。而皇宫内外,均因此蒙上了一层压抑的色彩。

    蒋涵进宫两个月之后,便成了皇长子李怀玉的一位侍妾。不过因为皇上尚在病中,加上这位蒋涵十分低调,所以这件事,也如同小石子落进湖水之中,溅起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水花。

    同安二十三年六月,蒋涵花费几个月的功夫,终于理顺了宫里的所有势力,并且想到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自然也不会有人知道。

    蒋涵出身宫奴世家,但实际上却是前朝遗族。当年成国太祖推翻前朝统治,一部分官员和宫人奉皇太子和他的孩子离宫。

    然而逃亡的过程艰辛无比,等到一切安定下来之后,皇太子早已去世,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活下来的人就未来的安排,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报仇,另一部分人认为,灭国是上天的惩罚,活下来的人不应该再去做无谓的消耗。

    最后他们一分为二,分别带走了一个孩子。

    要安居乐业的,找了一个小村子定居下来。那就是李怀玉的生父生母所在的村子。

    而蒋涵,则是要报仇的那部分人的后人。

    一百年过去,他们成功的打入了成国内部,甚至在宫中也培养出了一份势力。

    然而天不遂人愿,到了蒋涵的爷爷那一代,皇室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公主。

    他们将这个公主嫁给了何太师,生下来的女儿,便是当今皇后何枫怡。

    本以为皇后能够诞下皇子,但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蒋涵也不打算拖时间。既然这一代的公主没能诞下皇子,那就让下一代来。

    于是她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费尽心思的安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局。

    同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夜,这一夜,李怀玉与从前一般,要去皇上的床前侍疾。

    但临出门之前,蒋涵找上门来,手中端着一盅汤,“殿下这就要去乾清宫么?”

    “嗯。”李怀玉点点头,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蒋涵抬了抬手中的汤碗,笑着道,“婢妾听人说,皇上进来不思饮食,因此熬了一碗汤,不知……”

    李怀玉想了想,点头道,“你有心了。”又回头示意郝佳德接过汤碗,便去了乾清宫。

    皇上服用的东西,自然都有小太监试过。所以李怀玉也并不担忧。那汤呈上去之后,皇上倒是难得的喜欢,多喝了几口,喜得李怀玉连忙道,“明日再叫蒋氏炖了汤来。”

    同安帝点点头,道“倒是个懂事的。”又问了李怀玉进来国事上的疑惑,这才睡了。

    然而到半夜的时候,李怀玉困倦得将要睡去之时,却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他连忙揉了揉脸,起身进屋,想去查看一下皇上的病情,谁知进屋之后,却只看到皇上的枕边,一条紫花蛇盘着身子,对着他吐着长长的信子。饶是李怀玉少年老成,也吓了一跳。

    将侍卫叫进来,打死了那条蛇,李怀玉才注意到,皇上的脸色有些不对。

    将太医叫进来检查,这才发现,原来皇上竟是被那蛇咬了一口,因方才耽搁了时间,毒入骨髓,药石罔救。

    被这样突然的变故所惊吓,李怀玉愣了许久,在郝佳德不着痕迹的提醒中,才回过神来,要太医全力救治。

    然而太医施了针,却也不过是让皇上又重新醒了过来而已。

    而此时,外面被惊动的大臣们,也都赶了进来。当着这些大臣的面,皇上留下遗诏,便驾崩了。

    李怀玉和诸位大臣抱着同安帝的遗体哀哀哭泣的时候,乾清宫伺候的一个小太监,已经机灵的退了出去,匆匆赶去了庆妃的宫殿,汇报这个最新消息。

    “皇上崩了!”庆妃虽然觉得此事来得太过突然,然而她对皇上本就没有多少情意,第一个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利益。仔细问过那个小太监,知道皇上留下遗诏,让皇长子李怀玉继位之后,她便取下钗环,素服前往乾清宫,第一时间控制住了稍有些乱的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