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广明二年三月十八日,凤翔节度军行军司马李昌言及其弟李昌符叛,挟裹寿王,欲废帝而立之,谋本在三月二十日也。时李昌符知凤翔空虚,乃领本部兵马而击凤翔,不待谋定之日也。候事起,白虎军整编未成,不及阻拦,李昌符遂入凤翔城中,欲入行宫而弑君。帝闻急报,亲领三千烈血卫以击敌,斩李昌符,斩首两千,行宫之危遂解。众皆以为可令白虎军守城以待三卫军之还。独帝、烈血卫都尉龚索以为不可,惧叛军之劫掠四方也。帝乃引军以击叛军大营。大破之。帝亲冒锋矢,以擒李昌言,问之曰:“朝廷何负尔等也?竟至叛逆?”昌言辩曰:“吾家将领世代传军,金帛财货不可胜数,朝廷夺之,得能不叛乎?”帝怒而斥之曰:“金帛财货,皆尔等自取,非朝廷所赏,亦非庶民之所奉,朝廷夺之,是拨乱而反正也!汝为一己之利,而抗天下万民之利,此所谓悖天理而逆人道也。今朕破之,是顺天而应人也。汝知之乎?”昌言不能对,唯愧然俯首耳。

    ——《唐书*世祖襄帝本纪》

    凤翔节度军李昌言的叛乱,在凤翔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这是一场规模很小,也很不成功的叛乱,发动十分仓促,而平定也非常迅速,甚至都没等到三卫军的返回,大局就已经底定了。

    李昌言的弟弟李昌符的冲动,葬送了他们兄弟筹划已久地“大事”。这一点一直让已经沦为阶下囚的李昌言耿耿于怀。然而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即使他真的等到预定的那一天发动,他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甚至可能失败的更快。

    受到叛乱影响的人不多。李俨并没有对所有涉及到叛乱地人都使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处理得相当低调。只有直接主动地参与叛乱地人被斩首,其家庭被株连。那些不满皇帝对付那些欲投降黄巢的官员时波及到自己而参与叛乱的人,这一次并没有象上次那些软骨头官员一样那样得到宽厚的处理,直接都被全体处以极刑。以为私心自用者戒。这些人加起来,也就不到一百人左右。这已经相当宽厚了。要知道古代谋反乃是大罪。只需要稍微严酷一点,杀得人都能上万。这一次才杀不到一百人,其亲族并没有同样处以极刑,而是流放、下狱、充军,株连也并不广,也算得上那些参与谋反者族人的幸运了。

    这一次,凤翔节度军高级将领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而中下层将领和普通的士卒却不受影响,凤翔节度军一直以来没有进行的整编也正式开始进行。挟平定叛乱地余威,整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等到整编工作完成之后,任谁来都没有办法煽动他们叛乱了。

    这一次的叛乱,明眼人也都看到了皇帝亲自领兵上阵,剿灭叛乱,其英明决断处,俨然有太宗遗风。有的人因此对皇帝信心大增。有的人却认为,皇帝并非将领,不用亲自上阵与将领争功。

    为了这个还掀起了一场大辩论,不仅是凤翔,大唐朝廷还能控制的其他地方,也都议论纷纷。李俨自己对这样的辩论却不置可否。当郑畋问到他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时,他只说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郑畋也心领神会,朝廷并没有对这些议论采取什么措施。一时间,大有广开言路的气象。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皇帝地英明神武形象,已经渐入人心。尤其是曾经作为李昌言心腹亲兵的余昌受到朝廷嘉奖,赐予他三等宝剑忠勇勋章(军人的最低勋爵),说他是朝廷在叛军中的眼线,为朝廷迅速剿灭叛乱立下大功。李昌言此前的反迹并不明显。朝廷竟然就已经在其军中设下眼线。并在此时公开嘉奖,成为新的勋爵制度公布后奖励地第一人。威慑某些别有用心者之意不用言表。有些心怀异志的人,因此暗自惊惧,从此息了那份不轨之心。而另外一些人,却隐藏的更深,形式更加小心。朝廷的局势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有无数暗流在悄悄涌动。

    ◎◎◎

    安泰宫内的议事大堂上,行朝正在进行早朝。

    安泰宫现在虽然是行宫,以前不过是节度使的府邸,并没有议事的宫殿。扩建行宫的时候,李俨也以节俭为由,拒绝了对行宫大兴土木。其结果是,行朝的早朝,就只能在以前节度使的议事大堂上召开了。

    幸好这议事大堂地方并不狭窄,用来作为大唐正式地早朝场所固然不行,但作为行朝地议事所在,倒还勉强够用。

    现在,朝堂上的唯一大事,当然就是剿灭黄巢了。黄巢不灭,朝廷地威信始终受到怀疑——虽然这种怀疑以前已经逐渐产生,但朝廷如果不能迅速地剿灭黄巢,那么这种怀疑就将得到最大的证实。

    现在天下大乱,黄巢未灭,朝廷的威望已经降低到了最低点,政令不行,并不是改革的最好时机。

    在这当口,李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军练兵,一定要在剿灭黄巢的时候,让哪些应召而来对付黄巢的节度使们了解到朝廷军队的强大。只有这样,才能为朝廷以后的改革打下很好的基础。

    所以,李俨首先关注的就是白虎军团、凤翔节度军的整编情况。自从十八日夜三卫军回到凤翔后,整编工作就全力进行了。

    这一次的整编,完全由赤卫将军方彻主导进行。军机省的人,无论是总参谋部还是总后勤部,都只能作为协助人员,听其调动。至于已经失去军训讲武权力的兵部,原有地管理军械的司库司、管理畜牧的司驾司被拆并到军机省总后勤部。管理军政的武部司被拆并到军机省总参谋部,只有剩下的从事军籍管理的司域司派出了几个书令史(初级管理员)和典事(文书员)、录事(眷写员)纪录军籍变动了事。实际上,此后的兵部除了发出征兵令外,就只剩下这个功能了。

    方彻为人柔中带刚,心思绵密,很会处理人际关系,行事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很有大局观念。正是进行整编地最佳人选。自他开始整编以来,进展非常得快。

    每天早朝开始的时候,李俨问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编的进度,今天也不例外。

    只听方彻说道:“原来的白虎军团的整编基本上已经完成,各级将官和士卒已经适应了训练强度,从即日起。开始按照陛下亲自颁发的作训手册进行训练,不日即可形成战斗力。而凤翔节度军也按照白虎军团编制拆分重组完成,经过择强汰弱,有四万兵马留存。其中,臣在原白虎军团中选拔最为悍勇者一万人组成一师,为白虎军团直属师。因地位特殊,顾请陛下赐名。原白虎军团的其他两万人编为第一师、第二师。凤翔节度军选入白虎军团的四万人,则分别编成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经过一段时间地适应性训练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师就可以按照作训手册进行训练了。预计形成战斗力,需要三个月。”

    李俨嘉许道:“方卿,你做得很好。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再立新功。”顿了顿又道:“至于白虎军团直属师,朕就赐名为白虎师,以其军团之名为名。散朝后朕要为白虎师亲自书名、赐旗。”

    说到这里。想起后世的竞争机制,又道:“至于这个白虎师的名字和直属师嘛,以朕看来,一成不变也是不好。毕竟现在白虎军团未经大战,白虎师也寸功未立,直接就让这个师成为直属师,似有不妥。不如让他们以军功而论。哪个师作战最英勇,哪个师在战斗中表现最好,就让这个师做直属师,拥有白虎师之名。作为英勇者的荣誉。而原来的白虎师。就接替新白虎师以前的番号。方卿,你是军中大将。朕的这个方法你认为怎样?”

    方彻道:“久负勇猛之名,难保有些人会产生懈怠之心。现在以军团之名和直属师的地位作为最英勇者地奖励,这样一来,非白虎师的士卒为了争夺白虎师之名必将踊跃作战,一往无前。而白虎师的士卒也将会全力以赴,以保全白虎师之名。陛下这个方法必能大大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实在妙不可言。陛下果然英明。”

    “嗯,话虽然是这样说,不过一切还需要经过实战的检验,就暂且在白虎军团中试行吧。如果真的有效果,那么就可以推广到日后建立地其他三个军团,成为定例。而眼下的三卫军中,以赤卫军地位最高,近卫军次之,铁卫军再次之。朕以为,这样的方法也不妨在三卫军中实行,最勇猛,战功最多的一军,赐以赤卫军之名,次之者赐以近卫军之名,最差者则赐予铁卫军之名。方卿,你是赤卫将军,你反对这样做吗?”

    方彻还没有说话,一旁站力的铁卫军统领铁卫将军赵德已经迫不及待地出班道:“陛下,臣完全赞同!”

    赵德性格直爽,生性好强,本就不忿自己只能成为铁卫军统领,眼见自己还有机会翻盘,哪里不大喜若狂?忙不迭地出声赞同,连上朝的礼仪都不顾了。也是现在行朝百废待兴,官员不足,不然殿中侍御史就要弹劾他君前失仪了。

    李俨知道他的性子,也不以为忤,笑骂道:“偏你这个泼皮,如此迫不及待,朕可没有问你!”

    赵德抓抓头皮,讪笑而退。一面给旁边的近卫军统领近卫将军胡昊使眼色,让他也出演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