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生活中有八大原谅,来都来了,都不容易,都是朋友,还是孩子,大过年的,给个面子,为了你好,人都死了。

    因此,在犹豫过后,李逸还是决定,进这八面碑里去看看。

    他用来说服自己的理由,就是来都来了。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要是就这么出去,不就浪费了一次机会么?

    于是,李逸直接刺破了食指,就往离自己最近的竹片碑面按去。

    渗出血珠的食指按在了竹片碑面上,已经干裂的竹片顿时像是海绵一般,将血珠吸收了进去。

    将血珠吸进去还没完,李逸刚想将食指拿开,却发现食指像是被碑面吸住了一样,他用力之下,竟然没能拿开。

    下一刻,他就感觉到碑面里传来了一股吸力,他食指中的血也像是被抽水机抽出一样,往竹片碑面渗去。

    “卧槽!”

    李逸只来得及惊呼一声,就瞬间失去了意识。

    下一刻,他就在一间土屋中苏醒了过来。

    又是土屋?

    看着身旁的土砖墙,李逸不由一愣。

    难道他又来到西域了?

    惊讶之下,他赶忙翻身爬起,却发现这间土屋和他在西域所住的土屋截然不同。

    这间土屋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子,就连他身下的床,床板都是用竹片做的。

    在他的床头还放着几个用竹子制作的小竹枪,小竹筐和小鸟笼,一看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小孩子?

    李逸忽然察觉到了视角的不同,抬起双手看了眼,却发现自己的手小了不少,一看就是个少年人的双手。

    “泰山?”

    一个声音从屋外传来,跟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年男人就走了进来。

    见李逸坐在床上,他笑着打趣:“就你这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就算去了鲁国,拜了那公输班为师,不出两日,也得被赶回来。”

    他说的是一口古拙的方言,但李逸却能听得懂。

    但听到他提起的“鲁国”和“公输班”两个词汇后,李逸却瞬间呆住了。

    鲁国?公输班?

    他怎么突然来到春秋时期了?

    还有,这个中年男人叫他什么?

    泰山?

    看着床头用竹子制作的玩具,李逸终于明白了。

    原来他这次附身的,就是那位让鲁班感叹有眼不识泰山的竹匠泰山啊!

    相传,春秋时期,吴越之地有一位精通竹编的竹匠,名叫泰山。

    他因为仰慕鲁国的公输班,就长途跋涉,来到了鲁国,拜了公输班为师。

    但因为它从未学过木工,所以学习进度不快,后来公输班在招收入门弟子的时候,他就被淘汰了下来。

    很多年后,公输班来到吴越之地,偶然发现集市上有人在卖竹制的器具。

    那些竹编器具精美异常,编制的竹篮甚至可以打水,滴水不漏,引得集市中人争相购买。

    公输班上前拿起竹编器具查看,发现果然技艺精良,于是向集市中的人打听,这些竹器是何人制作。

    有人告诉他,这位制作竹器的师傅叫泰山,曾经追随鲁国的公输班学艺,所以技艺才如此精良。

    公输班得知这位名家居然是被自己淘汰的弟子,心情复杂,感慨万千,留下了一句名言:“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