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公三十五年正月十一日,紫禁城奉天殿,新一年开衙后的第一场朝会。

    宗室、朝廷、都督府、产业集团的人都到了。

    朱靖垣来到太上坐下,所有人一起躬身行礼,然后山呼万岁。

    朱靖垣挥手让所有人就座,环顾现场的所有人,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感慨。

    五十年前,在顺天府紫禁城的文华殿,自己还是个十五岁的半大孩子。

    世界大战打不下去了,自己以一个大孩子的身份,公开的叫出了应该停战了的话。

    之后参加了停战谈判,得到了当皇帝的爷爷的器重,由此开始实际参加朝廷的实际事务。

    三十五年前,这座大殿刚刚落成启用的第一天,自己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父亲就在这个大殿里面,将国家大政正式授予了自己。

    兢兢业业几十年,将一个刚刚进入工业时代国家,带到了信息化时代。

    未来即将正式进入机器智能时代。

    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就,继承人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现在自己也真的是垂垂老矣了,精力已经远不如年轻时候了。

    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只会拖慢朝廷的效率。

    朱靖垣也不是完全不贪慕权力,而是知道自己必须做个放得下的表率,才能真正维护权力交接的规则。

    最高权力能正常交接,才能够维持家族的稳定延续,才能保证朝廷的稳定运转。

    继续多当十几年皇帝跟后两者相比还是后者更重要。

    况且,自己也是真的辛苦了一辈子了,也该退下来好好休息和享受了。

    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还有点事情要做。

    于是,朱靖垣自己兜里掏出了一个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非常薄,只有里面只有非常简单的一张纸。

    朱靖垣抬眼看了下方的众人,在所有人意外的目光中,亲口读出了上面的内容:

    “册封皇贵妃王氏为皇后,着大宗伯筹办封后大典。”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一件异常重大的事情,也是出乎了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朱靖垣即位前一直没有王妃,继位之后三十余年一直没有皇后。

    所有的宗室和臣子乃至百姓都觉得,朱靖垣显然是和始皇帝一样不准备册封皇后了。

    结果到了大公三十五年了,忽然要办一个封后大典。

    但是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王雅当皇后,也是众望所归的,本来就是事实上的皇后,现在不过是补上一个手续。

    但问王雅是朱迪镧的母亲。

    所以陛下你到底要不要让朱迪镧继位啊?

    还是说,您老人家还要继续再当皇帝几年甚至十几年?

    现在的医疗水平进步太大了,皇帝享受着天下最好的医疗服务,活到八十岁完全没问题。

    不过无论所有人的想法如何,封后大典的事情都是要办的。

    而且按照朱靖垣的要求,办的格外的郑重和盛大。

    以信息时代大明的效率,仍然筹备了整整三个月,到了四月份才正式举行。

    地点放在了最正式的奉天殿,还要求按照最盛大的礼仪活动,招了尽可能多的人员参加。

    结果,到了大典的最后环节,朱靖垣从兜里拿出了一个小册子。

    然后当着自己的父亲、嫡母、生母的面。

    当着自己的皇后、妃嫔,自己所有的皇子们的面。

    当着所有亲王和高级宗室,所有高级大臣和礼仪人员的面。

    以及四大产业集团的高级掌柜和管事们的面。

    亲口宣读出了上面的内容:

    “命皇六十四子迪镧即皇帝位。”

    同样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也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句话。

    朱靖垣在现在这个场合决定了下一代皇帝的人选。

    这下子全场所有人都有些愣神。

    太上皇朱简炎两个太后都在心中念叨,这小子终于决定要退下来了。

    王雅心情复杂,自己刚当了皇后,马上变成变太后。

    不过心中也仍然非常的开心。

    自己的皇后是自己的丈夫亲自封的,而不是儿子继位后尊称的太后。

    对一个女人而言,这两者的区别很大的。

    至于现在让朱迪镧继位的命令,当然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虽然朱迪镧早就已经不在吏部,现在的职务也不是大冢宰,而是大宗伯和刑律院院长。

    基本没有任何以往的传统了。

    但是当皇帝之前任吏部尚书,也只是前代皇帝们形成的惯例,或者说是一种潜规则。

    皇帝怎么选继承人,规则上是皇帝自己决定的。

    所有的臣子们只能在心中感慨,大公陛下真的是从小到大再到老,从来就不按照套路出牌。

    朱迪镧自己更加难以置信,有些机械的站了起来:

    “父皇……您是认真的……”

    朱靖垣立刻板了脸小声说:

    “当然是认真的,你老子我是金口玉言,赶紧给我滚过来!”

    朱迪镧连忙走出来,到台上去给朱靖垣行大礼。

    朱迪镧当着父母的面,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那个传位诏书,然后被朱靖垣赶回后殿去换衣服。

    朱迪镧换上皇帝常服出来之后,对着台上坐着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行大礼。

    朱靖垣拉着王雅起身上前,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

    “好好干吧,大明的未来就看你了。”

    朱迪镧现在脑子还有点懵,身体本能而且机械的答应着:

    “儿臣一定尽心竭力,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待。”

    旁边的王雅也跟着插了句嘴:

    “伱现在终究是跑不掉了,全天下的担子都落到了你肩膀上。

    “不过你也不用太过努力了,别把自己累坏了……”

    朱迪镧也老老实实的回答:

    “谢母后关心。”

    三人这边说了两句话,朱靖垣带着他们来到了朱简炎面前。

    朱靖垣笑呵呵的向着父亲拱手:

    “父皇您现在又升了,您以后是太上太皇,无上皇陛下了。”

    朱靖垣传位之后,自己就要变成太上皇了,那朱简炎就要变成太上太皇,或者说是无上皇了。

    按照朱仲梁当时的做法,新皇帝要带着宗室亲王们,一起去拜见太上皇和无上皇。

    然后无上皇把宗室族长的身份转给太上皇。

    今天现在所有亲王都在,正好可以把这件事情一起办了。

    朱靖垣本来就是打的这个主意,把封后大典、宣布传位、拜无上皇的事情一起办了。

    不过朱简炎年龄太大了,早就把族长的身份交给朱靖垣。

    现在只是把身份称呼改了就行了。

    朱简炎也意识到了儿子的想法,心中又是无语又是好笑,自己这个儿子从小就不按常理办事。

    “哦,你小子终于舍得下来了,我以为你要干到八十岁呢……”

    朱靖垣笑呵呵的摇了摇头说:

    “不能坏了规矩啊,坏了之后再补救就难了。

    “就算是现在人普遍都活得长了,退休时间稍微延迟到六十五岁还能凑合。

    “但是一下子加到八十岁,那跟终身就没有区别了。

    “六十多岁还能真的帮着孩子管事,八十岁之后是真的没有精力掺和了。

    “要保持世祖皇帝他老人家建立皇位交接制度,皇帝最晚也不能当到超过六十五岁的老年门槛。

    “我和爷爷都是六十五岁退位,后代应该没有人敢超过这个限制。

    “这个年龄的时候,还能把孩子扶上去,送一程。

    “等到真的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那就连送一程的能力都没有了。

    “万一想传位的时候不行了,那更是要出大乱子。”

    朱简炎颇为赞同的说:

    “没错,不能保证后代都能像你小子这样,不需要额外的照看的。”

    朱靖垣想了想当年的事情:

    “如果没有您和爷爷看着,我年轻的时候也肯定会做出很多错事的,说不定会搞出什么大乱子。”

    朱简炎没有接这个茬,不觉得自己起到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