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叁拾」

    前日去慈悲寺的时候宁王李蘅在,昨日又恰巧出现在曲江抓了王澈。

    今日蒋宁黛刚主动投案,他又出现了。

    这一切怎么都不可能是巧合。

    这个李蘅,似乎和范静娴案有着不解之缘。

    或者换个说法,他和蒋宁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中曾提到,他在被动娶夏扶风之前,心中有个白月光。

    所以他在这个案子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陆微澜赶紧收好令牌。

    片刻之后,宁王李蘅走进了兴庆殿。

    “皇兄。”他拱手道。

    李郴让他坐在下首。

    刚刚立在李郴身侧的陆微澜上前帮李蘅倒了一盏茶,不由扫了他一眼,见他右手虎口处似乎有个牙印。

    难道是夏扶风咬的?

    李蘅赶紧把手往袖子里缩了缩。

    家境贫寒清冷出尘的王澈,出身皇室表面温润如玉的李蘅,如果是一个小娘子,究竟会如何在两人之间选择呢?

    他们三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看来只有见到蒋宁黛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了。

    “皇弟今日来是有一重要证物要交给皇兄。”李蘅从袖中掏出封信递给陆微澜,笑笑道:“这小太监看着眼生啊!”

    陆微澜总觉得这一笑有些不怀好意。

    见没人接他这话题,李蘅便端起杯子将茶水一饮而尽,看样子急着赶路很是口渴。

    陆微澜重新走回到李郴身边,将李蘅呈上的信笺交给他。

    李蘅放下茶杯后再次开口,“这是京兆府的人在王澈的宅子里搜出来的遗书,原来他昨日在曲江边是想投江的。”

    王澈准备投江自尽?

    那这遗书上,一定有他投江的原因,且应该与蒋宁黛投案息息相关。

    李郴打开信笺,陆微澜站在他身侧小心用余光看着。

    王澈家族凋敝,未来所有的希望都寄予他一人身上,而蒋宁黛是他唯一能攀得上的高枝。

    他知道蒋宁黛如果成为骁王妃,未来大概率会入主东宫,未来就是皇后。

    所以无论王澈今年的进士试如何,他未来都有直上青云的机会。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今后长路漫漫。

    所以他才会想尽办法接近蒋宁黛。

    但他知道蒋宁黛胆子小,便瞒着她暗中设计这个杀人计划,没想到老天都在帮他,让他认识了吴从这个对范家恨之入骨的人。

    他以为有了吴从这个替罪羊认罪,就不会有人怀疑到那所旧宅。

    既然事情已经藏不住了,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连累蒋宁黛,便准备畏罪自尽,死前也算为王家求个好。

    王澈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且把怎么找到吴从成为他们的同伙,怎么制造李郴的假令牌,过程都写在他留的遗书上了。

    看完了王澈的遗书,陆微澜的第一感觉就是,蒋宁黛的供词与王澈的遗书差不多,都是为了撇清对方,把罪任揽在自己的身上。

    总之吴从已经死了,他们怎么说都死无对证。

    这是陆微澜办案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有人往杀人罪犯身上碰瓷的。

    她不免又把目光落在宁王李蘅的身上。

    蒋宁黛这一投案,她成为骁王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且王澈适时出来给她澄清,她自此就会成为自由身。

    如果这个能尽快见到夏扶风就好了,以她的侦察能力,说不定能知道些内情。

    李蘅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来。片刻后道:“皇兄,范静娴的案子皇弟也略做了分析。所以觉得王澈的遗书对案件可能会有所帮助。”

    原来李蘅一直十分关注范静娴的案子,私下也应该会派人查探。所以才会那么“巧”出现在慈悲寺,出现在王澈投江的地方,此时又出现在兴庆宫。

    李郴颔首,“有劳三弟。”

    他平日与李随风来往都甚少,更何况李蘅了。两人也不像是很有话题的样子。

    李蘅温煦的笑笑,之后竟与李郴聊起了即将举行的进士试,还说今年的行卷之风过甚,他在长安街头都遇见过好些回。

    陆微澜总觉得他有拖延时间之嫌,而她必须争取时间尽快见到蒋宁黛。

    于是便提着茶壶借机去换茶,然后出了大殿。

    谭峰和凌恒都候在兴庆殿,她怕打草惊蛇,自己悄悄出了兴庆宫。

    身上有李郴的令牌,出入自然无人阻拦。

    等到了大理寺,得到消息迎出来的竟然是程典。

    难道邵云泽离开兴庆宫后没有直接回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