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我对咱们厂里的销售人员都进行了暗中的考察,也和侯厂长之间分析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情况。”

    “现在国家正在往商品经济转型,下一步就是市场经济,我们作为厂领导,要看到未来,如果看不到未来,那么以前再辉煌的厂子,最终都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杨志刚叹了口气,脸上的焦虑之色更加浓烈。

    “咱们黄江厂销售部现在这些人,包括肖重林同志,基本上都是走的以前的老路子,说白了就是上头给咱们业务,咱们去对接,要么就是以自己的脸面,去拉一些业务,这样是不行的啊!”杨志刚越说越焦虑。

    曾毅也明白现在黄江厂销售部的情况,从指标销售开始,六十年代的时候,买什么东西都得有指标,还不能多买。

    那时候黄江厂的产品还是很畅销的,大家都是排着队买,到后来国家取消购买指标了,黄江厂的业务其实大部分就是来自市里的一些指定业务。

    很多工厂乃至百货公司或者农机局需要采购农机、或者其他的一些铁工产品,都得满足一下黄江厂的业务需求,这是市里给指定过来买的,销售部这边谁分到了任务,谁就去跟对方接洽一下,价格反正都是定好的,也不用费什么脑子。

    所以在这两个阶段,黄江厂销售部被全厂人都认为是最空闲收入又高的部门,甚至不少人都想办法走后门地进来。

    那时候厂子里业务都是这样来的,所以人有没有销售能力倒也不重要,所以厂领导对于安排人进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当大家伙以为这种情况会继续持续下去的时候,国家的风向变了,开始往商品经济转型,而且还鼓励私人兴办企业,已经出现了一些抢饭碗的厂子了。

    现在黄江厂的销售部想要再来改变,真的有些晚了,这就是杨志刚最着急的地方。

    现在整个销售部,能打的几个人,就是曾毅、管柔和赵仑,至于其他的人,根本不能干事儿,以后只能是被慢慢地淘汰。

    “在你们三个人之中,我最看好的就是你和管柔。”杨志刚又说道,“虽然说管柔你的父亲是咱们二轻局的局长,但是我知道,你的工作能力和你的父亲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至于说曾毅,虽然说你进厂才几个月时间,但是业务做得是相当地不错,而且全部都是靠自己去拉来的。”杨志刚又说道,“所以我打算从你们两人之中,选一个出来,力推你们当上销售部副部长这个职务。”

    “明年我退休之后,侯厂长会再继续保你们一段时间,让你们在部长这个位子上,坐稳,坐热!”杨志刚最后说道。

    “杨厂长,您这么说,让我怎么觉得有点像在托孤啊!”曾毅苦笑着说道。

    杨志刚说这些话,曾毅才明白他的苦心,说白了就是想在他和侯文志退休之前,把销售部的所有问题都给解决掉,只要上到了部长的那个位置,那就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了,那得经过市里研究了。

    不像现在,厂里的车间主任、科长之类的,厂组织部再加上厂党委会开一个会,就能够确定一个人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