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日,晴空万里。

  昌德宫北阙,风铎随风而摇,叮铃作响。

  十一俯瞰着底下绵延不绝的台阶,忽然想到四年前被敬帝封为蓟州郡王,出发前往蓟州的那一日。

  那一日,天色灰蒙,高墙之下,鸟雀聒噪个不停,他站在北阙之下,仰头望着那巍峨的宫殿,自那时起,他便知道,总有一日,他会重返洛阳,重新回到这座宫殿。只没想到,四年之后,他站在这里,将主宰天下苍生。

  阳光映照在他脸上,一扫往日疲惫之色,忽然地,北阙之下,郑廷阳匆忙赶来。

  他以为是要禀告皇后的事情,一时间并不怎么在意,可当郑廷阳面露痛苦之色地说完全部之后,他的心猛地一沉。

  一旁的张宽见状忽然拦住了他,道:“王爷,您当先去永寿宫向太后请安!”

  “你让开!”十一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已有了三分怒气。

  张宽闻言,抬眼看了看十一,方才默不作声避了开来。

  张宽自以为自己做到了做臣子的本分,却不知道他当年这一举动受到了后世无数史学家的诟病。并非因为他敢于劝谏,而是因为他没有以死劝谏,以至宣武帝初年因外界猜测诸多而导致朝局多有不稳。

  “织锦,织锦——”病榻之上,女子闭着双眼,似是进入了梦中,任凭平南王再如何叫唤都无丝毫反应。他越发心焦起来,忽然想到一事,下令道:“公孙伯舆,对,快去荥阳请公孙伯舆来!”

  亲兵闻令,立刻退出营帐。

  丝言站在一边,双目噙着泪,害怕极了,嗫嚅问道:“爹,娘这是怎么了?”

  他此时心中已是万分焦急,仍勉强笑着,抚摸着丝言的头发,安慰说道:“丝言不要担心,娘会没事的。”

  “真的吗,可是,娘怎么不醒过来?丝言要娘醒过来。”丝言说着,泪水就啪嗒啪嗒滴了下来,怎么也止不住。

  十一心中悲痛,仍镇定着,柔和笑道:“丝言要乖,娘才会醒过来。”可丝言听了却哭得更加厉害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一个五岁大的孩子。事实上,连他自己都毫无对策,应对不了,如何还能来安慰别人?

  天渐渐暗了下来,他未免织锦受到惊扰,迟迟不曾入宫,太医早已从宫内四散出来,他便派人去洛阳城中重金请来,替织锦一一看过之后,那些人脸上却都是同一个表情。

  ——王妃身子实在虚弱。

  ——这,老夫无能为力啊。

  ……

  相似的话还有很多,似乎他们每个人都觉得那女子是活不过这几天了。

  那大概是他有生以来,度过的最漫长的黑夜。

  分明是夏天,天空之中,却透着一股寒凉。

  她始终是没有醒来,丝言说要呆在母亲身边,等她醒转过来,可终究是个孩子,没到半夜便累的不像话,眯上眼睛,竟就在她床边睡了起来。

  敬轩把丝言抱走之后,烛光已经晦暗了许多,前去荥阳的士卒还未回来,太医已是束手无策,江山已定,可织锦却……

  帐帘微动,帐外似是有风。

  夜半,传来武卒换班的脚步声,外面灯火点点。

  军营之中,早已不见一片厮杀之声,今夜,似是万物尽皆睡下,可他却始终合不上眼。

  忽然地,榻上的手似是动了一下,他看见她干燥的嘴唇微微动弹了下,而后缓缓睁开双眼,茫然而费力地看着他。

  她似是见到他如此担心的模样心中不忍,便试着勉强勾起一个微笑,让他安心。可在这个时候,这个表情却像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他向来聪明睿智,看得明白,她又怎么掩盖得了?

  她醒了,他心中无比喜悦,一时间却愣怔着,找不到话来说。

  “我有些渴。”她说了一句,强忍着炸裂一般的头痛。

  十一一怔,立刻帮她倒了杯水。

  水已经有些凉了,他此刻顾不得什么,匆忙倒水,而后递了过去。

  “感觉如何?肚子饿么?要进食么?”

  水刚喝了一小口,他的问题便纷至沓来,看他这副焦急的模样,织锦心中不忍,却又不免感到一丝甜蜜,竟就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