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2.中国国防特色

    中国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这里实际上蕴含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的基本选择,就是中国国家力量的发展,与我们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们的核政策是始终如一的,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

    当然海外的媒体,包括海外一些军事机构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随着中国军力的发展,我们的核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但事实上,在世界上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里面,中国是唯一宣布既不首先使用,也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的国家。从1964年核试验成功的第一天宣布,中国的立场至今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恪守以前的承诺。

    如果世界上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持有我们这样的立场,那么世界无疑会变得更加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和延伸,与此相适应的,中国国防也开始在更多空间范围内维护国家利益。国外有些人担心,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会不会因为国家利益拓展,从而发生改变。

    积极防御政策,是我们的核心军事思想。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这不光是我们反复重申的问题,而从中国军队结构来看,也是这样。

    我们至今没有海外的基地,我们至今不在海外派一兵一卒——当然在联合国框架之内的不算,包括索马里维和,这种是得到联合国授权的——这些东西都体现了中国的防御性政策。

    当然体现更多的,是我们解决与周边各国边境领土纠纷问题的做法。

    我们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包括海洋权益的划分,我们并不力图通过使用武力改变现状,这点给世界的印象非常深。

    而且在今天看来,比如世界大国美国,追求先发制人的策略已经持续很长时间。

    那么在美国追求先发制人打击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在追求先发制人打击。一方面率先宣布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另一方面,在连续遭到恐怖袭击之后,俄罗斯宣布它的反恐战略也是先发打击。

    像英国、法国,有的是不言自明,有的是吞吞吐吐,也都先后在讲这个问题,要先发制人。

    从这种环境来看,从这种国际大背景来看,拥有现代化,尤其信息化作战力量的这些大国、强国,都把先发制人作为它们的手段。

    而作为大国,中国可能是世界上为数甚少的宣布不以先发制人作为军事思想的,这对世界来说,具有一种很大的示范效应。

    不是说世界上的国家,随着国力、军力的增强,先发制人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我们到21世纪中叶,就是2050年,从经济上来说,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从军力上来说,能实现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