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平府位于荆州城东北方约三千来里,边域广阔方圆八百里,人口稠密,气候宜人,本地农田肥沃五谷有余加之政治清明,乃东南八州数十府郡之首。

    府中山水多壮丽,好山好水遍布全府,其中以青灵河为最。

    此河从贫瘠荒芜的颓州大雪山起源,一路过州穿郡岂止十万里,直至相州桂平府入东海海中止。河面最阔处近一千两百里,水势不急不缓,河水甘甜,饮之自有一股雪山灵动之感,故称青灵。

    自前几日在荆州城中老道以那面黑水斗旗为捐资,托海照道人在清楼派福寿宝殿中为王平安寻个安身的闲差。老道士当夜便在道观之内羽化而去,王平安刚刚拜师就逢师丧自是一番悲苦,只是王平安本就一破落户,想按荆州习俗为那定空老道办个后事也是有心无力,所幸海照道人在侧,便使了个小挪移法,弄来几两白银。王平安便在城外立了衣冠冢,将定空老道唯一所剩的道袍埋入其中。打了碑文,留了大名。恭恭敬敬的叩了几个头便与海照道人一路往青灵河而来。

    海照道人言那方丈浮空山远在东海深处,福寿宝殿也是数年一开,算起来还有个一年半载。便决定先带王平安回转自身洞府,位于青灵河底的般观水宫。

    海照道人虽是道法深厚,数千里地半日即到。只是因为王平安丝毫不通道法,肉体凡胎,便不走云路,两人扮作云游的道人,一路翻山过水的去。

    在路上,王平安也曾问道那伤了老道的妖人出处,海照道人知他心中有怨,也不掩瞒,将那一心法王出身和盘托出。

    “那妖人道号一心,乃是南孚国桃花山九仙庵青花法师门下弟子,本是青花法师师尊藏海真人坐前法灯通灵,化成人形后拜入青花法师门下。修炼多年,也是成名已久的厉害人物。那日,我损了他的法宝而不伤其性命便是无十足把握能降伏了他。且青花法师与我也有授业之恩,才放他离去。”

    王平安闻之也不多言,心中却暗暗记下了一心法王这个名字。

    这一路走的都是些荒山恶水,王平安本以为必是艰难险阻,磨难重重。却发现一路平安的就和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一样,大一点的走兽的毛也没有看见,他正是年少猎奇的年纪,自是大失所望。

    他哪知有海照道人这般道门高人,什么鬼魅妖物、山精树怪莫说现身,闻着味都跑的一干二净了,便是山中捕食的猛兽也是有灵的,不是老老实实躲起来了,便是夹着尾巴逃去他山了,当然一路风平浪静。

    这路上,王平安也没闲着,定空老道在其体内封入了一丝本源法力,与一套吐纳气诀。每十个时辰便会自动走个周天,王平安从小历尽世间冷暖,对这难能之极的机遇当是倍感珍惜。除了每日逢山过水,便是刻苦死记十个时辰一次的气诀线路。好歹在那法力消散前将那篇吐纳法决死死记住。海照道人见王平安体质羸弱,又是毫无根基。虽碍于师门死规未传什么道法,却是教了王平安一套上等的道门锻体拳术,四象吞气拳。此拳术乃是清楼派未炼紫府前的弟子们习之强炼筋锻体的法门,最是适合初入道门,毫无根基的弟子。

    一路上一有空闲王平啊便是吐纳练拳,本来如同枯竹的身子,变的日渐强盛起来,从五尺不到一下长到六出头尺,且吐纳虽未所成,也是略有气感,全身生气大旺,已长成一昂藏少年。

    两人缓缓而行,晃晃悠悠有及三月方才到了青灵河畔。

    就见碧波万里,尽是河泽。放眼望去水天一色。

    王平安站在河边,左右望去不见舟渡,着眼看去,河水清澈,却是毫不见底,鱼虾出水而结群,一看便知这河中怕是捕鱼的渔民都是没有,鱼虾也都不怕生人。

    他正不知如何过水,就见海照道人将背后长匣一晃,放出一道银光,在半空之中化成一片银芒,往下一落,将两人罩住,王平安立时感到身子一轻,眼前一阵模糊,再看时,两人已经腾空而起,随那银光往湖心飞去。

    王平安初入青冥,不觉有些惊惧,不敢乱动,稍过些才敢四下张望。就见身边云雾缭绕,蓝天白云触手可及,入眼满是涌动的云海,再看河面尽是满眼碧波,一眼看不见尽头,不由暗自唑舌此河之广。

    海照道人见王平安往那湖面伸着脑袋张望,不由笑道。

    “这能看见什么。”

    说罢道决一转,便见银芒一顿,猛地往下一刺,轰然一下打入水中,如同银龙入海,激起的水浪足有二三十丈,好半天河面才平静下来。

    银芒入水直下,好一会方才放缓速度,王平安只觉四周银芒飞散,水汽弥漫,待到一切落定,已是身在重重河水中了。海照道人正站在前方,挡路的河水便如卷帘一般向两边分开,不能进得了身。

    再看脚下银光闪动,方圆数丈都如平地,万千河水皆不能覆。

    知是海照道人神通,便老老实实躲在其后,双眼却不由左顾右盼起来。

    慢悠悠的老龟,七八尺的大鱼,成群结队的小鱼,形态各异的水礁,奇形怪状的水草,看的孤陋寡闻的王平安目不暇接,大看眼界。忽的,四周不停变换的水景猛然停住。王平安一愣,方才反应过来约是到了地方。

    举目望去,一座富丽堂皇,瑰丽壮阔的宫殿正坐落在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河藻水草之间。

    两人一直到了水宫前数丈才停了下来。

    到了近前,王平安不由被这水宫的华丽惊得目瞪口呆。

    整座宫殿占地广阔,何止千万亩。最前面放着两座高约近丈的巨大镇门石兽,形态凶恶,煞气毕露。往后立着一道三丈高低的玉石牌楼,流光溢彩,上书清楼派青灵别院般观水宫。牌楼上晶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彩光闪动,耀眼之极。过了牌楼来,便是一条长长玉石路阶,也是晶溜溜,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玉阶上挂着一座金桥,桥上明霞幌幌,照如天光,金灿灿全是金光闪动,照的四周犹如明昼:殿前竖这两根宝光四射琉璃玉柱,高有数丈,柱上细雕着数条三爪独角蛟龙。殿门阔大,门上刻满各种道家祥瑞,仙鹤灵鸟相追逐,祥云宝玉穿错走,四象灵兽满殿门。

    海照道人提着王平安一纵下了银芒,一掐剑诀,满空银光便往上一飞,化作一柄三尺青锋跃入身后匣中,回头招了招手示意王平安跟上,便当先往那水宫殿门而去。

    王平安好奇的跟在海照道人身后,发现除了空气中湿意较重外,与陆地没什么区别。他不由回头望去,才见那万千河水如同一面水墙一般,到了那两座石兽前,竟是不得越前一分,恍然道家仙府,自是有那手段。

    跟着海照道人上了台阶,走在其上,王平安几乎看花了眼,那玉阶金桥宝光耀眼之极,看的王平安张目结舌,几乎迈不动步子。

    两人慢悠悠的过了牌楼金桥,到了那水宫的巨大殿门前立住。

    就见海照道人,大袖一舞,放出一片尺许大玉简往那殿门而去。

    那玉简如同石子入水一般,荡起道道涟漪。忽的钻入高大的殿门之中,不到片刻,宫内响起阵阵鼓乐齐鸣之声。

    便见殿门呜呜大响,缓缓而开,可闻宫内乐声更大,数十名身着各色法衣,高矮不一的道人分成两行鱼贯而出。一出殿门,立时跪伏在地,齐声道。

    “弟子恭迎师尊回宫!”

    海照道人微微鄂首,沉声道。

    “都起来吧!”

    言罢,迈步入了殿门,王平安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跪地的道人闻言都立起身来,神色恭敬的立在一旁。

    “平安,你先下去休息,不多时贫道自会派人前来唤你。”海照道人说着随手指了一名弟子,道。“青素,此子乃是为师半路所遇,为师受其师所托,欲带其入门中,你且带其先去那西殿住下,一应事宜都去按下。”

    “弟子领法旨!”

    那道人合掌应下,便来领路。

    王平安便与海照道人恭敬別过,赶忙跟了上去。

    那道人前头领着路,过了大门,走下几阶门梯,王平安方见门后黑压压的跪了一地的人,个个都低着头,伏在地上,可见有男有女,都是身着各色锦服,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王平安见其虽都是衣着华丽,外表光鲜,却是温顺恭谨,如同荆州城中所见的那些大户家中的卖身奴,便猜多是这水宫中的使唤奴仆一类。

    那道人领着王平安越过人群,便行到了一片极大的广场前,广场上晶光流动,满地都是白玉做的铺脚,广场前头有数条玉阶,其上起了一座殿门,殿前横着一门梁,上面挂着一口一人高矮的明黄大钟。

    王平安见之不由又是一番惊叹。

    “那是玄真殿,水宫弟子祭天地、敬道祖的地方。”那道人见王平安张嘴吐舌,张头探脑不由含笑道。“殿前那口黄钟也是件异宝,能自知天时,每凡间一月便会自己响上一声,凡夫若是听了能洗心涤神,就是修道的弟子听了也能明心见性。”

    王平安闻言,远远朝那玉阶望去,又哪里看的清楚。

    那道人领着王平安在广场上走到一半,也不上大殿而是拐入一边的小道之中。

    这水宫内也是说不出的华丽,楼宇交错之间,飞檐红壁层层叠叠,远远望去,好似一座座锦绣山峰。宫宇横卧之间,有奇花异草点缀而布,穿山过舍,重重叠叠,反反复复。晃得王平安花了眼,不辨了东西,方才转了出来,在一处小小的庭院前停了下来。

    “按师尊命,师弟可就在此住下。”那道人道。“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呼唤宫中奴婢。”

    王平安都和声应下,那道人便笑了笑转身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