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打量了一会儿寺庙,莫桑榆带着红泥绿蚁走进了寺庙内,一路上,老老少少的人拜佛求签,没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但是寺庙右边柱子旁的一个年迈的僧人却是吸引了莫桑榆的视线。

    那僧人一席袈裟着身,胸前是一大串佛珠,此刻正若有所思地趴在桌上自顾写着什么,没有像他师兄弟那般招待往来不绝的香客。

    莫桑榆心下好奇,便走近那僧人,红泥绿蚁跟随其后。

    “大师一直埋头写字,实在是引人好奇,思前想后却也不知是为何,故而前来叨扰,还请大师见谅。”

    “阿弥陀佛,回施主,贫僧正在给另一个自己回信。”那和尚微微作礼,谦虚地答道。

    “给另一个自己回信?”莫桑榆一脸的疑惑,红泥绿蚁也是如此。

    和尚摸了莫花白了的胡须,叹了口气道:“施主不知,此番缘由说来话长……”

    “无妨,正巧我们来此闲来无事,不如听大师一叙。”莫桑榆微微一挑眉,显然是对此兴趣盎然。

    “如此,贫僧便道明其中缘由了。”年迈的和尚陷入了回忆的神色,额头上的皱纹舒展又凝结,随即开始诉说他的故事。

    “阿弥陀佛。贫僧在很小的时候就因遭遇战祸而家道中落,父母为了生活,将时年六岁的我遗弃,为了讨口饭吃,我便一路流亡逃到了这静空寺中,那时候师父他老人家收养了我,于是我才没有死于饥饿和战祸。”和尚说到这里时,语气微微停顿,复又继续诉说。

    “在这里一过就是十几年,那时候年纪与我相仿的人都已经成家立业,我当时心下忍受不住这山寺的寂寞,便告别了师父还俗而去。下山后的那几年,我娶了妻子也有了孩子,可是,我总觉得那些邻里看待我的目光很怪异,我还是习惯不了世俗的生活,或许是在这山顶寺庙度过的光阴太久,竟已无法接受其他环境……于是我便在一天夜里逃回了静空寺,在这里一直度过余生,直至现在……”和尚的脸上浮现出唏嘘感怀的神色,显然这些记忆现在仍然令他十分在意。

    “回到了山寺后,师父便劝我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该选择逃避,那时候我执迷不悟,只想逃离尘世,直到几年前我才有所顿悟,回到山下去找我那妻儿,他们过的很好,孩子也已经成家立业……但他们已经不愿意再接受我,于是我又只能返回静空寺,念经诵文,打发漫长的时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每周都要给未来一周的自己写一封信,待一周后再为自己回信,如此,便是贫僧那另一个自己的由来。”和尚一连串的故事,让红泥唏嘘不已,谁又能想到,寺庙里的和尚也有这般非同寻常的故事呢……

    莫桑榆听完后,只觉得一阵黯然神伤,若是那和尚早些醒悟,说不定就与妻儿长相思守,共赴白头,可惜如今这结局却是这般令人惋惜。

    人总是醒悟的太迟……当人们发觉自己的本心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阿弥陀佛,望施主勿要蹉跎岁月,如贫僧这般回首往昔时,只有无尽的愧疚与懊悔。”年迈和尚语气平静如水,看不出一丝悲伤,如同方才诉说着的是别人的故事,或许,他已经真正的释怀了吧……

    莫桑榆若有所思,微笑着点了点头。

    烧了柱香以后,又在山顶游玩不短时间,莫桑榆三人才一同下了山。

    “小姐,那和尚所说的另一个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还是搞不懂呢……”马车上,红泥一脸迷惑的神色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