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p>返校,其实也没来几个人。这比旧时的聚餐还要荒凉,只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至少有一半人没来。决不能放弃到手的分数,说不定逃了这把就没事了呢?尽管有许多的不情愿,但核分还是开始了。</p>

    <p>最终自然是有惊无险,但是班群里再次掀起轩然大波。他们看到了与他们印象中不太一样的答题卡。这一个班里最低的也有570,但实际上他的水平可能只有470,这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答题卡有什么不同。</p>

    <p>可即便如此,也还是过关了。高考时换试卷,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换掉全县的试卷,那可太打脸了。这一个市有四个区十个县,原本吊车尾的现在遥遥领先,确实很让人过意不去,不是吗?</p>

    <p>这一个班里有多少笑脸相迎的,那不是旧日要关注的。填一张表就可以离开了,这很快,甚至都不用停两分钟。事实上,从这个时间点出发到永别终奏,还有好几次相遇的机会,但是很容易让人错过。</p>

    <p>你不去限制时间,时间就不让你相遇。返校填档案、讲解报志愿、核实志愿表,这其中还有很多事,每一件事都很值得讲一讲。这是成年人的事了。这每一件事具体讲一讲却又很无趣。</p>

    <p>是在那个雨天满怀悲催地上交志愿表吗?是在那个居心叵测的班级里聆听班主任讲解如何择校择专业吗?每个人心中都怀着不同的第一志愿,他们对未来一无所知,这就很容易犯顾名思义的错误。</p>

    <p>在这些多数人参与的活动中,还有一些小余地。叫上三五个同学家长,其实一两个也行,就是会增加成本啦,现在话说回来,叫上三五个同学的家长,大家约起来,带上家里的公子、小姐,参加谢师宴。</p>

    <p>这件事情很值得讲一讲。宴会上老师讲话都留有余地,比如说你的成绩很烂,那么老师就会说“发挥的比平时差一些”,他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微笑和热情。这样讲显然是给足了面子,总不能说你真的不行。</p>

    <p>在宴会上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会发现平时最无情的人怎么也有点像好人呢?他的笑容看起来好像还有点亲切,人的区别怎么能这么大呢?他还能尝出野生黄骨鱼和非野生黄骨鱼的区别,这真的很神奇。</p>

    <p>这些事情没有准确的界定,你说他虚伪也好,说他不虚伪也好,但在你心中都不会再认为那是一个真诚的人。或许在你看来,这样的真诚没有必要,或是不合适,或者是配不上,但为何对有些人就需要真诚呢?</p>

    <p>这一年中不苟言笑的人在餐桌上却能保持两个小时的标准微笑,甚至他说话还很温柔亲切,这和上课时大声训斥同学们的那个人简直完全不一样。平日里酷似恶灵与厉鬼的人,竟然能装出这么真实的和蔼?</p>

    <p>如果不是,这里又涉及到称呼问题,如果不是老家伙也在这里,其实这个称呼也不合适,可以这么讲,如果不是这群长得更老的人在这里,那我还能享受这种亲切吗?多数人眼中,他有亲切感可言吗?</p>

    <p>劝酒是免不了了,喝上一点点以示敬意。这一桌子的人看起来都不熟悉了呀。以往在家里总是板着脸的冷酷老“脸”人,怎么他们也会有这么清晰的逢迎姿态呢?他们在,他们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才是这样的呢?</p>

    <p>老“脸”人的脸往往是不值得一看的,既然还能装出亲切的样子,可为什么不对家人表示呢?这里又能回到上一点,或许在家中不需要这样的亲切感,但是你为什么又保留着那样的诈术呢?</p>

    <p>标准意义上的成年人谈起你在校园中的经历,以前是谈学习经历,现在就要谈一谈感情经历了。你暗恋过谁,喜欢过谁,向谁表过白,成功与否,其实这群老“脸”人都知道,以前不与你讲,是给你面子。</p>

    <p>那现在为什么要讲出来呢?那也是要给你面子。总不能真的让别人以为这就是一个傻家伙,整整三年里像呆头鹅一样“薄情寡义”吧?不会这么想。即便还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你觉得他们已经不同了。</p>

    <p>你看嘛,这就是客观因素下的18岁。即便你在高二时已经18岁了,但你依然很不自主,即便你大二时才18岁,但是高考之后你好像已经自由了。多数人有卡年龄的机会,少数人追忆的是那一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