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军就要出城了,一团黑云却蓦地挡住了圆月,天空顿时暗了下来。

李秀成往城门外随眼一瞟,外面竟是一片光亮,延绵数里。

定睛一看,原来,这连成片的亮光却是由一只只灯笼拼缀而成。

夜虽然已是三更,大道两旁却依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原来,当酥州百姓得知忠王要受命离开时,百姓都不愿让他离开,可是,这并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于是,他们就决定在忠王离去之时送他一程。

冷风依旧吹着,百姓手中灯笼里的火焰也在不停地摇曳着,而捧着灯笼的百姓却是立在那儿纹丝也不动,只有一双双含着热泪的眼睛随着忠王的身影慢慢移动着。

默默地,目送心中的英雄离去。

李秀成牵着马走完了这一程,走到亮光的尽头,他翻身上马,又回眸凝望了一眼面前这些深爱着自己的子民,没有做声。

他扬起了手中的马鞭——

鞭未落,耳畔忽然随风飘来了一阵孩子的歌声。

鞭子在手中凝住了,李秀成凝神聆听,听——这童稚的歌声之中透着股不可动摇的信念:

宁可在家喝清水,

莫让儿女当清兵。

清兵杀人不眨眼,

剥了人皮还抽筋;

送儿去当太平军,

为咱穷人打不平。

只要打得清兵败,

清水当餐也心甜!

……

五日后,李秀成自苏南赶到天京城下。

一时间,天京城下大军云集。

太平军号称四十万,实数也不下于十五万。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第一次天京解围战匆匆打响了。

根据事先约定,侍王李侍贤和辅王杨辅清两支侧翼部队首先采取行动。

随后,李秀成一路也开始向天京城下曾国荃的营垒发动了猛攻。

李秀成把部队分成两部分,昼夜不停地轮番冲击湘军阵地,不给曾国荃丝毫的喘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