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咸丰的贵妃、载淳的生母西太后那拉氏本是个野心婆,咸丰去后没几天,原形毕露的那拉氏便仗着自己“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和小叔子恭亲王奕勾结,靠政变杀了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

从此,她走上了左右朝政的道路。

这个娘儿们,便是后来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

慈禧把太平天国看成了心腹之患,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洋鬼子的支持。

经过一番“平等协商”,慈禧答应向英法两国增开十一个通商口岸,并赔偿两军军费各八百万两纹银,洋鬼子们这才撤兵紫禁城。

谁知这个小寡妇慈禧竟然不知羞耻,觍着脸以“借师助剿”为名,公然和洋鬼子勾结起来,实行军事合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洋鬼子向清廷出售军火,“帮”清廷创办兵工厂,训练新式军队。

当慈禧在帘子后听说这些消息时,竟感动得落下泪来。

为了显示“大清”的“真诚”,慈禧把英法两国驻大清总领事的老婆请到皇宫里来,并设宴款待。

更让人恼心的是,这三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娘儿们,竟在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画像前结成了“金兰”,声称“大清”从此与“英吉利”、“法兰西”便是“万年友邦”。

这几日,曾国藩在安辉祁门是寝食难安。

外面的消息跟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先是“咸丰爷驾崩,举国皆悼”,接着又是什么“辅政八大臣被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到了这会儿,正传着什么“女皇”要“登极”了。

“女皇登基?”曾国藩一身素袍躺在椅子上一阵苦笑,“荒唐,我朝自太宗皇帝以来就立下了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想当年顺治爷登基时因年纪上幼,才勉强让孝庄太后在一旁听政;就是这样,什么事不都是睿亲王多尔衮说的算?本帅就不信,那个婆娘有这么大的本事,她还以为自己是武媚娘呢……”

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一顶绿呢大轿在门前停了下来。轿里钻出来一个人,看打扮,应该是宫里的太监。

“曾大帅!”刚一进门,这个太监就捏着娘娘腔嚷嚷起来,“呵,曾大帅好不快活呀!”

曾国藩从椅子上坐起来,看着已经来到面前的这个太监。

曾大帅,咱家这厢有礼了。”太监咧嘴笑着给曾国藩鞠了一躬。

“恕我曾某人眼拙,敢问公公,您是……”

“哦,忘了对您说了,咱家呀,是圣母皇太后任命的皇宫大总管李莲英,太后昵称——小李子!”太监得意地回答。

“大总管?皇宫大总管不是刘喜福吗,怎么改朝换代连总管都换了?”

“嗨,这刘喜福呀,不知是中了哪门子邪,非和肃顺那一帮人搅在一块儿,还说什么要杀了圣母皇太后。这不,肃顺一倒台,刘喜福也随肃顺一伙人到西天如来佛祖那儿伺候先帝去了。大帅您有所不知啊,这京中呀,凡是跟肃顺有拉扯的人,甭管你是皇亲贵族、封疆大吏,还是三朝元老,统统都被皇太后给定了罪。该砍头的砍头,该充军的充军……”

一听这话,曾国藩心说完了,这太监肯定是向我索命来了!——不由得身子一软,仰面倒在了躺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