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没事,待会弄点艾草熏一熏就好了,”吴青梅有些尴尬,想了想,还是道,“悠悠,你身子还没好,要不你在这里等会妈,妈先去把屋子收拾出来吧。”

    刚才她还没想到,那个茅草屋这么久没住人,里面肯定是又脏又破,女儿还病着,她自己一个人手脚麻利一点也能赶在天黑前收拾好。

    “没事,妈,我和你一块去,”孟悠悠可不忍心让吴青梅一个人受累,连忙道。

    “我们都一块去吧,我晚点煮饭也没事,”钱凤英看母女两个在推让,笑了笑,说,“正好我这点菜留给你们。”

    “他婶子,那怎么好麻烦你,我一个人也能收拾好的,”吴青梅不习惯和人客气,平日里在家做事从来都只有她一个人,张桂琴很少会帮自己。

    钱凤英打定了主意,挽着吴青梅的手往前走,“就当我一点心意,往日里珍珍和悠悠总是教我家小军写作业,我那不也没和你们客气嘛。”

    “那谢谢婶子了,回头小军有啥不会的,你让他来找我,我给他补习,”孟悠悠挺喜欢钱凤英这样的性子,也不推让了,欠她的人情,改日还给她就好。

    有来有往,你麻烦我我麻烦你,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

    钱凤英连忙应了两声,她儿子在读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她倒没有像别人家一样,让读个初中就回来种地,反而一直在期盼他能多读点书。

    家里劳动力就她和她男人两个人,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生活过得并不算宽裕,但她并不嫌累,也不怕苦,为的就是孩子们以后能别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她想的也简单,看村里的那些人,村长当年之所以能成为村长,不就因为他识字而别人不识字么。

    所以啊,不是说读了书就一定有出息,但有文化走到哪儿起码不吃亏,就像那些城里来的知青,看着都和村里人不一样。

    孟悠悠见状倒是对钱凤莲高看了一眼,她知道如今农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太重视,毕竟这个时候的九年义务教育并没普及,许多人都甚至一天书都没读,只上了扫盲班。

    而孟家之所以所有孩子都去念了书,只不过是因为孟老太有私心,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孟老太是有先见之明的。

    这份先见之明,只怕放眼整个村里,肯定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孟悠悠看着眼前这个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有些心累,虽然已经知道它破,但没想到破成这样,但看吴青梅和钱凤英没有丝毫惊讶的样子,她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三个人手脚迅速的将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遍,又把屋子里杂物都拿出来放到了屋背后,找了三块木板拼成了一张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好在是夏天,也不怕潮气。

    再铺上厚厚的一层稻草,几件衣服临时充当的床单,这就是孟悠悠母女今晚歇息的地方了。

    钱凤英不管吴青梅如何推辞,只小跑着回家拿来些家里暂时用不着的旧物件,虽然旧,但凑合着还能用。

    孟悠悠看着旧炉子和旧水壶,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心里充满了感激,以后有机会,她一定好好报答钱婶子的雪中送炭之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来读读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laidu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