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停留的东西,多尔衮拉都拉扯不住它向前的脚步。三年时间流逝。

  ……

  李轩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身后,大队大队黑压压铺天盖地的骑兵紧紧跟随着他,浩瀚的大草原都被他踩在脚下。

  从崇祯二十二年秦朗收复京师开始,李轩就正式走上了演出舞台。带领着秦军的骑兵部队,频繁活跃在蒙古大草原上。

  因为鞑清给出的‘买命钱’,秦朗手中一下子多出了上万匹战马(包括后续的粮食交易),于是李轩麾下就顺利的出现了第一个万骑集群。

  秦朗首先拿漠南蒙古中的科尔沁开刀。

  谁叫后者是鞑清最为重要也最为忠诚的支持者呢。

  布木布泰在原时空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一“杰出”二字,可她的几个哥哥弟弟却都是相对平庸的人,尤其是在军事上的表现。

  吴克善、满珠习礼说起来也好几十岁的人了,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战绩就还是当年以逸待劳击败了骄横自大的林丹汗。

  而且科尔沁部骑兵自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南略起,就始终是鞑清征调的外藩主力兵马之一。

  一直到鞑清入关,科尔沁蒙古从山海关大战到关中之战,再到清军饮马长江追击李自成,那始终都是参战部队,自身得利不小,可族人兵马损失的也不轻。

  当李轩带引大军在秋冬之极,频频出击科尔沁时,其内部又爆发了争执,彼时鞑清已经势败,躲去河东西北苟延残喘,根本无力顾忌科尔沁,那科尔沁为啥还继续跟鞑清卖命呢?

  就因为福林和布木布泰吗?

  布木布泰虽然是科尔沁的女人,福林身上也流淌着科尔沁的血脉,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科尔沁跟鞑清交好,对鞑清效忠,那是因为有利可图,而不是因为他们部落的女人嫁到了爱新觉罗家里。

  这点因果关系可要理清楚了。

  因为实事需要,两边情谊迅速升温,科尔沁的女人才嫁去鞑清,双方结为秦晋之好,以示人心合一。

  但说白了,后头的嫁娶都是一种锦膳添花。

  而福林这个流着科尔沁血脉的鞑清小皇帝,那血脉里的科尔沁血统再多,他也姓爱新觉罗啊。

  科尔沁蒙古本来大小二十余部,后来编成了左右翼六旗,大小爵位十七,内中所得最厚者自然是孝庄的娘家人了,哥哥弟弟皆是亲王爵。

  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原科尔沁部之长奥巴一系的存在感。

  奥巴,父翁果岱。世为察哈尔诺颜(领主),曾随父参加过九部联军之战。

  后降服老奴,以老奴养孙女肫哲公主妻子,授和硕额附,赐图什业图汗号。

  奥巴子巴达礼崇德年间被封为第一代札萨克和硕土谢图亲王,说是执掌科尔沁诸旗事物,但吴克善和满珠习礼也都是亲王爵,现在更有妹子/姐姐和外甥做靠山,谁还会真的屌巴达礼啊?

  这科尔沁六旗里头,十七个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当中,说起来真的舍不得鞑清的还是吴克善和满珠习礼少数人,其他的人,就比如巴达礼,他就真的对吴克善、满珠习礼一步步退让而心平气和吗?

  如此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科尔沁六旗自己之间反而不能齐心合力了。

  李轩趁机对着吴克善、满珠习礼所部发起了猛攻,而对巴达礼为首的一波头领们不断示好,不求真的把这些人拖入自己的队列,可只要巴达礼等人能按兵不动,一切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