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忆一下我们经历的站台名称,你们发现了什么?”

    按照先后顺序,她们经历的站台分别是:

    起始站、悔恨站、遗憾站、悲伤站、手表站、焦虑站、恐惧站、期待站、记忆站。

    不算起始站的话,就是每三个情绪站点,再跟一个特殊名称站点,正好循环了两次,跟她们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对应。

    其实在之前,薛优就在想了,她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再次进入的循环?

    规则一开始就说了,必须在终点站之前下站。

    这句话当然是误导,但也不是全然错误的——终点站多半并不是什么安全的好去处。

    那之前的她们,又是如何避开终点站,重新进入循环的呢?

    当规则(下)被找到,看见了规则十一后,一切对于薛优来说都清晰起来:

    【十二、乘务员的话是可信的。如果乘务员在即将到达终点站之前问你们是否需要再次购票,你们可以选择再次购票。】

    这一条规则,虽然前两次循环的她们并不知道,但列车在抵达终点站之前,乘务员肯定是出现了。

    而她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了与乘务员进行交易,进而重新进入循环。

    而获得一张新的车票,代价是什么?喵币吗?

    ——站点名称已经提示得很清楚了!

    “一块道具手表换一张新车票,不接受其他任何交易方式。”

    第一次循环时,她们不明所以,眼看列车即将到站,面对乘务员提出的古怪交易,只能咬牙选择接受。

    第二次循环后,她们开始对处境有所察觉,聪明如薛优,已经开始为第三次循环留下线索提示。

    果然,第二次接近终点站之时,乘务员再度询问她们是否需要购票,但这一次,代价却是前两次循环的记忆。

    那个时候,闯关者们才惊觉副本的布局。

    失去了手表,又失去了相关记忆,进入第三次循环的她们,到底还有多少活下去的可能?

    第一次循环,一共二十人,死亡八人;

    第二次循环,一共十二人,死亡六人。

    这就是带着记忆的第二次循环,死亡比例反而比第一次循环更高的原因之一!

    薛优心中不免有些叹气。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就会知道,以闯关者的立场,这个副本是没有在前两次循环就通关的可能性的。

    剩余规则,不会在第一天(即第一次循环)出现,所以第一次循环是必须经历的。

    规则(下),则需要在《诡梦之家》中获得,薛优不清楚第二次循环中她们有没有触发《诡梦之家》,但她个人感觉是没有。

    第二次循环时人数太多了,进入诡梦之家这种小型副本,反而会大大增加这个本中本的难度。

    诡梦之家这个小副本,很有可能是闯关者人数降低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触发的。

    这样想来,她们所在的第三次循环,虽然是难度最高的一次,却也是最有希望通关的一次。

    如果再度落入循环,缺失记忆的前提下道具也消耗完了,累积的精神负担也会接近极限,哪怕带着完整规则,也不过是徒增绝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她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听完薛优的分析,其他人都在脑子里消化了一下。

    “所以,第二次循环的路线是在第一次循环的路线的基础上,衍生新的站点吗?”

    元元有些疑惑,“那按照这样,我们第的三次循环,不也会在记忆站之后再衍生出站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