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新中国有两个生育高峰,分别是五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那是因为国家结束战乱,全民医疗普及,婴儿的死亡率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于是,人口就急剧膨胀。

    到七十年代中期,国家便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刚开始提出的口号是“两个恰恰好。”后来渐渐地就变了味,变得激进,直接严格执行一胎政策,“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是全民应尽的义务”“一人超生,全村结扎”“村长是计划生育的第一责任人。”

    人口膨胀的结果就是存量搏杀,什么东西都需要争什么利益都需要抢。

    像王大明这种五零后的人生其实挺郁闷的,一生下来就面临着各种短缺,因此,一看到大街上有人排队或者打拥堂,也不管是为什么,先排过去挤进去,抢了再说。

    因此,看到书报亭围了那么多人,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本《今古传奇》,蹲路边翻看起来,他要看看上面究竟印了什么狗东西玩意儿,把儿子王小明弄得神魂颠倒。

    不料,这一看,竟瞬间沉迷。

    王大明和这个时代其他人一样,因为娱乐方式太少,逼不得已看书,看纯文学作品。可惜他文化少,很多书都看得半懂不懂。而且,现在的文学作品有个毛病,喜欢描写苦难,什么特殊年代被冲击了,关牛棚了,精神上苦闷了,下乡插队劳动太辛苦了。妈的,又不是吃不起饭,苦闷个屁。如果吃不起饭,都要饿死了,自然也没力气苦闷。知识分子,就是矫情,就是喜欢无病呻吟。

    另外,现在的小说书儿喜欢在结尾弄个悲剧,要么男主角死,要么女主角死,要么一户口本死,仿佛不死几个人就不能升华主题,不能给人灵魂上的震撼。

    弄到后来,他也不爱看书了,有那功夫,还不如在家里就着一碟花生米一杯老白干,跟家里婆娘唠嗑。

    但这本却不同,故事精彩不说,关键是他看得让人心里高兴啊!死一户口本的故事自然是没有的,主角遇到困难,就一个字“打。”把拦在自己面前的敌人通通消灭。每次打完,要么是获得财富地位,要么是获得众人崇拜的目光,要么是抱得美人归——草,大丈夫当如也!

    王大明并不知道这就是后世网络小说所说的那个爽字。

    如果一本书不能让读者大爷爽,大爷也会让你这个臭码字的不爽,等着被人章评段评喷到死吧。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王大明身体一歪,跌坐在地上。原来,他因为蹲的太久,脚麻了。

    看看时间,才过去半个小时。

    王大明心中暗骂:王小明你这个兔崽子,每次上厕所就是一个小时,半大小子的体力真好啊!

    已经不早了,下午两点是上班时间,王大明收起书,匆匆赶去冰棍厂。

    这个班他却上得心思恍惚,眼前全是项少龙在战国武林朝堂和战场纵横驰骋。朦胧中,骑在高头大马上,挥斥方遒,左拥右抱的项少龙的形象渐渐清晰,定睛看去,正是自己那张粗豪的面孔…——草,如果项少龙长我这样,那不是坏菜了吗——王大明却不知道,这就是网络小说中所谓的代入感。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觉把自己带入其中,跟随着主角欢喜和爽利。

    这时候,项少龙就是他王大明,王大明就是项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