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年初二,诸王进京。

    高兴早就预定好了临街的一家酒楼。刚进门,就有人上来引路,将元彤儿等人引到了二楼的一个单间。

    单间里有个大大的窗户,元彤儿坐在窗边,能将半个长街看的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长街之上一如既往的热闹繁华,只是相比较年前的庙会,此时的百姓更多的是站在长街两侧,等待进京朝贺的队伍。

    长街两侧的酒楼饭斋也皆坐满了王亲贵胄,都是来凑热闹的。元彤儿不禁暗叹若不是高兴早早替她安排好,怕是都没有她的空位了。

    “笃笃”

    门忽然被敲响,高兴将门打开,便有几个小厮接连进入,各式各样的羹食摆了满桌。

    元彤儿微滞,自己并没有点,难不成这里还是个厨子做啥吃啥的私房菜馆?

    小厮放好菜躬身就退了下去。

    元彤儿还没来得及询问同样疑惑的高兴,便听房门再次被敲响,一袭白衣胜雪走了进来。

    “四殿下?”

    元彤儿脱口而出。

    元芜一脸风流笑意温柔儒雅,闻言顿了顿,轻声说道:“叫的如此生疏,难不成真要和我一刀了断?”

    元彤儿这才记起前不久和他见面的一些不愉快。见他好像早就不在意了,这才笑道:“哪是我要和你一刀了断,明明是你好不好?

    这些都是你点的?”

    元芜已经坐到了她的对面,笑吟吟点头。

    “是啊,说了不该说的话,惹了妹妹生气,自是要好好的哄哄了。快尝尝,看可能消了你的气?”

    他说着替元彤儿夹了一些菜放在了她的玉碟中。

    “试试这个,长的好像挺好吃的样子。”

    元彤儿也不客气,拿起筷子便尝了起来,“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怎么样?”

    如水的桃花眸子、眼底满是柔情的看着她吃饭,元芜像个慈爱的老母亲,等待着夸奖自己做的肴羹一般。

    元彤儿点点头,那时大概真是自己多想了。

    一阵清脆的银铃声传来,未及关上的门外,一袭靛蓝、一抹殷红,两道熟悉的身影走了过去。

    是曲白鱼,身边竟带着韦妙真。

    “我以为你们十分要好呢。”

    元芜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将元彤儿的神思拉了回来。

    他笑了笑,回到了那副风韵笑意。

    “才忘了,那样才是风流满上京的瑜郡王……”

    元彤儿没有说话,只尴尬着笑了一声接着吃了起来。

    景元帝那日算是说的清楚,他不在意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只要元彤儿能帮他制约骊洲,那他便永远站在元彤儿的这边。

    而这正是曲白鱼所期盼的。骊洲的强盛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成了元彤儿的保护伞。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热闹声,高兴道:“殿下,进城了。”

    各方诸侯、异姓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时间到的上京城。

    虽然人马不多、服装各异,但是仔细瞧也是能分的出来都是哪里的。

    头一个进来的,服装不似内陆中原,颇有些民族服饰的感觉,哪怕男子头上、身上也都戴着华丽的银饰。

    尤其领头的中年男人,身侧还跟着一个老妇、那穿着打扮几乎将“我是大祭司”写在脑门子上了。

    元彤儿想了想大宣的几个地方,也就是她的那个未见过面的外祖家南凉比较符合了。

    给他们家孩子招亲、他们作为“娘家人”第一个进城也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