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景隆的心里变得火热起来。

    统兵五十万,成就大明战神之威名啊!

    这是自己那强横无比的父亲,以及那众多能打的,淮西叔叔伯伯们都没有达成的成就!

    历朝历代,能被冠上相似名号的人,无一不是威名赫赫,战功彪炳之辈。

    如杀神白起,兵仙韩信,军神李靖……

    大明极其能打的开平王常遇春,大将军徐达,都没有获得这等称号。

    结果自己,却能成就大明战神之名?

    这可真的是强爷胜祖了!

    这等事情,只是这般想想,就让李景隆为之激动到颤栗!

    这要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梅殷看到这李景隆的神色反应,心中一愣。

    这大侄子……不会当真了吧?

    他所理解的大明战神,和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可是两码事!

    他若是知道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还能不能这样激动。

    就在梅殷有些纠结,自己要不要在临死之前,给李景隆解释一下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却接着响了起来。

    梅殷只得将这个想法暂时压住。

    “韩国公最近从凤阳那里,给咱传来了消息。

    说是中都城修建顺利,进度飞快。

    城墙什么的都建造好了,等到秋日就能大体完工。

    年节之前,肯定可以搬过去居住。

    也就是说,这是咱们在这应天府紫禁城内,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

    咱真正站住脚跟,就是从取下应天开始的,不过那是这里还叫集庆路。

    在这里住了多年,一想起今年冬日就要搬走了,心里还挺舍不得。

    就想着把大家伙喊到一起,趁着元宵节这个机会,好好聚聚,热闹热闹。

    明年再过元宵,就要在中都了。”

    朱元璋说着这些话,眼中也露出了一些唏嘘与不舍。

    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与期待。

    正如朱元璋方才所言,这应天府是他真正站稳脚跟的地方。

    拿下了应天府,他才算是有了地盘,不再是流寇。

    但对于在应天这里建都,他是真的不乐意。

    因为纵观历史,在应天这里建都的王朝,就没有长命的。

    都是短命王朝,还不完整,偏安一隅。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很快就灭亡,所以一直都在琢磨迁都的事。

    再加上紫禁城根据刘伯温的选址,是将燕雀湖填了之后,在上面修建出来的。

    到了此时,地基下陷,出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北面下沉,导致应天紫禁城北低南高。

    再比如宫内的潮湿,尤其是到了夏季,潮湿闷热的厉害。

    床底下都能长蘑菇,这说出来谁敢信?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的考虑,则是北方被异族统治的太久,打南宋开始算,都丢了两百多年。

    朱元璋虽然将北方都给收复了,但南北分裂太严重。

    将都城迁往北方,可以更好弥合创伤,稳定北方。

    一开始,他是准备迁都开封的。

    但经过考察之后,发现那里早就不适合做都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