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女德学院今年录取学子一共两百名,其中工科八十人。阮景在张贴的红榜名单里头找了许久,才终于发现妹妹的名字在右下角,堪堪得了工科第六十六名。再次确认是阮卿的名字后,阮景大喜,挤出人群兴奋的对妹妹说道:“你中了,第六十六名次。”

    他摸了下阮卿毛茸茸的头发,“小丫头不错啊,才一个月的时日便能考入这样的高等学府。”

    “咱么赶紧归家告知爹娘这个好消息。”

    阮家女儿考入女德学院,这事在桥塘街炸开了锅,上月阮家儿子考中举人,才不出半个月,女儿又考上了女德学院,连连喜事临门,这阮家真是升了天啊。有人说道,自从阮爹出事以来,阮家因祸得福,儿女双双争气,阮家年初还是在街角卖花糕的不起眼人家,短短几个月时日,不仅置了铺面,还得了贵人赏识,现在儿女更是有出息,简直是鲤鱼跃龙门。这般翻天地覆的变化实在令人咂舌,众人感叹,阮家命真好,羡慕不来!羡慕不来!

    吴氏这些日高兴得合不拢嘴,做起事来也精神头十足,走路脚下生风,从早忙到晚也不嫌累。阮卿想帮忙也被她拒绝了,吴氏这段时日也算涨了不少见识,儿子是举人,日后没准还会再中进士,入仕做官,女儿日后也跟着身份不一样了,不再是个不起眼卖花糕的姑娘,而是官家小姐,日后说亲少不得找个门当户对的。因此,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将女儿粗养着,得开始精细起来,毕竟翻了年就要十四岁,离说亲也快了。这会儿精养着应该还来得及,日后嫁出去,也不至于让婆家人瞧不起。虽说不能跟那些贵人家的小姐们比,可一些像样的衣裳首饰,该置办的得置办,况且他们家现在也不缺那个银钱,正所谓衣壮怂人胆,拾掇得齐整些,出门也有底气不是?这般一想,便恁是一点粗活都不让阮卿做。

    于是,吴氏把猪也宰了,鸡也杀了,日后也不养这些个玩意儿,因着实在照顾不过来。阮爹现在也能下床走动,虽还不能干重活,但简单的帮忙还是可以的,比如在铺子里帮着和面,卖卖花糕。吴氏的想法他也赞同,若是能把这双儿女培养成才,他就算吃再多苦也甘心。

    于是,外面的事,由阮氏夫妇忙着,阮卿则每日在家中做女红。

    然,再说回女德学院放榜这日。

    李湛也第一时间得了消息,当时他正在城外与陈庞、楚宵等人玩蹴鞠。整个上午李湛心情愉悦,发挥超常,连连赢了两场。

    陈庞见他满面春风,便好奇问道:“李湛,今日似乎心情不错啊。”

    李湛嘴角微勾,“我媳妇儿考进女德学院,日后要上学了。”

    陈庞了然的点头,原是如此,之前听他说给他媳妇儿当夫子,如今学生有所成,想必是高兴的。突然又想到,杨映蓉说今年也要上女德学院,便问道:“哪个科?”

    “自然是工科,她女红甚好,还绣了巾帕给我呢。”

    李湛得意的炫耀,说完话,还故意将那张绣着兰花的帕子拿出来,擦了擦额上早已熨干的汗。

    他动作慢吞吞,磨蹭蹭,看得陈庞嫉妒又眼红。想着,杨映蓉也是入工科,届时磨磨她也给自己绣一张。

    蹴鞠比赛一结束,李湛便马不停蹄赶往桥塘街,他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心心念念的媳妇儿,同她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阮卿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听见敲门声便出来,正好见汤圆摇着尾巴,小短腿欢快的跑来跑去,又跑到门边,似在等她开门。

    阮卿被这小东西逗得发笑,拉开门发现李湛正站在门口,她笑意还留在嘴角未曾落下,有些惊讶道:“世子怎的来了?”

    李湛见她噙着笑意,知她心情甚好,“高兴么?”

    阮卿明白他问的是什么,抿唇点点头,“嗯”。

    她见他此刻满头大汗,身上穿着蹴鞠的衣裳,便问道:“今日不用上学么?”

    “今日是旬休日,我约了友人,刚蹴鞠回来。”

    怪不得一身汗呢,阮卿忙请他进来坐,端了碗凉茶给他,问道:“世子这会儿过来,吃过饭了吗?”

    李湛摇摇头,眼巴巴看着她:“有些饿了。”

    “……”

    他蹭饭的意思明显,可这会儿已经过了午饭时辰,阮卿家里虽还剩些饭菜,但总不好让人家李世子吃她们的剩饭吧。想了想,便问道:“世子喜欢吃馄饨么?街上徐大爷家做的馄饨特别好吃,我带你去尝尝如何?”

    果然,李湛听得此话,立即高兴起来,狭长的眼睛笑得满是星星,忙不迭的点头说好。

    “那你等着,我先收拾一下。”

    阮卿进厨房快速将碗筷整理好,又跑进屋子里拿银钱荷包,“那...咱们走吧?”

    李湛乖乖的跟在她身后,心里美得冒泡,出门后悄悄给巷子口的侍卫们挥手,让他们退远些,别妨碍他与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