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纳兰亭淡淡地看着镇国公,说道:

    “百姓只知柴米油盐,不懂大是大非,镇国公见过官员斩首吗?”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凡有官员抄斩,不论冤屈与否,上至豪绅下至乞丐,民皆欢呼,

    在百姓眼里,官,都该杀。

    更何况...引得草原王庭提前南下的官。

    百姓若知道此事,定会大骂在场诸公有眼无珠,甚至..非议陛下。”

    “大胆!纳兰亭,退下!”出声之人是首辅王无修。

    “臣有罪。”纳兰亭朝着皇帝躬身一拜,面露沉重。

    皇帝眼神平静,淡淡看着在场的一众大臣,淡淡说道:

    “爱卿何罪之有,只是仗义执言罢了。”

    他的一只手藏在袖中,用力握着座椅扶手,让其手掌都变得青筋毕露。

    “陛下,若真有此事,如此处理,岂不是寒了边疆将士们的心,日后还有谁肯为大乾效力。”

    “镇国公慎言,我大乾军士通晓情理,还不至于为一个总旗鸣鼓申冤。”礼部尚书澹台长和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随即看向光汉皇帝,朗声说道:“镇国公出言不逊,诋毁我大乾将士,臣恳请陛下将其满门抄斩!”

    左都御史纳兰亭率先开口:“臣附议。”

    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齐声高呼:

    “臣等附议。”

    光汉皇帝眼神深邃,看向年迈的吏部尚书。

    只见他微不可查的摇头。

    光汉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镇国公出言不逊,罚俸三月。”

    “好了,诸位大臣都退下吧,朕乏了。”

    镇国公脸上没有丝毫异常,只是忽然变得平静。

    以他世袭国公的身份,俸禄是多少他都不会去在意。

    只是如今诸公步步紧逼,皇帝无奈之下的退步罢了。

    不过至少他已经看到了皇帝偏向何方,这已经值得了。

    一众大臣齐齐站起,躬身一拜:

    “臣等告退。”

    一众举足轻重的大臣离开了御书房,阴沉的天空如他们此时的心情一般,让人讨厌。

    首辅王无修有意无意地落在了最后,与镇国公肩并肩地走着。

    在前方的礼部尚书加快脚步,远离他们。

    王无修充满沟壑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声音飘忽不定:

    “国公大人,赤林老城一线好像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不知您知不知道。”

    镇国公面色平静,一挥袖袍,停在了原地,

    注视着这位做了十年的首辅大人。

    “首辅大人消息灵通,前线之事某还要等军报来后才会知晓。”

    王无修面露恍然,喃喃说道:“怪不得,那您觉得金兰都所说之事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还要等陛下裁定。”镇国公淡淡说道,只是眼中带着一些嘲讽。

    “那既然如此,就等军报来后,某再与大人商讨吧。”

    说完,王无修率先离开。

    镇国公则注视着他的背影,眼睛眯了起来,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哼,老狐狸。”

    此时,正在与御书房里沉默不语的皇帝看向靠近的一名太监,

    锐利的眼神让那太监的心神都颤了颤。

    “陛下,黄公公回来了。”

    原本沉默无比的皇帝重重叹了口气,身上的担子陡然轻松了很多。

    “让他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