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景光小少年随着华老先生一起,乘坐飞机来到了彩云之南——云南。

    从长水机场离开后,华老先生和景光带着小行李箱,坐上了来接他们的小车。

    黑色的小车朴实无华,坐在上面往窗外看去,隔着玻璃,也能看到两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热闹的各种“会”。

    庙会、村会、赶集等等,都是来了广袤而富饶的中国,他才见识到的东西。

    华老先生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老头,每每到了一个地方,总会向周围的人打听庙会、赶集的时间,

    每到那时候,便会一大早带着景光,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徒步去参加。

    偶尔遇上了热心的老乡,赶着架子车或者三轮车,便会热情的捎带他们一程。

    来到了云南,这里也是一样热闹非凡,

    不过,与朴实的关中地带不同,这里的人说的话,景光听不大懂。

    “......”

    他耳尖的听到外面的一位药农在同另一人,看起来像是商人,在讲些什么,

    叽里咕噜一大堆,连带手上比划,

    “.......自肯......”(多少钱的意思,彝族话音译。)

    “......”

    “尼提八请!”(谢谢。彝族话音译。)

    摇摇晃晃的车上,景光一直盯着那两人,直到车子转过拐角,再看不见为止。

    “你看什么呢?”老爷子好奇的问。

    “......他们说的,是中国话?”

    景光沉默了一会,半猜测半笃定道。

    看着纠结又刨根问底的小孩,已经相处了这么久,老爷子自然看得出小孩儿心底的想法。

    他失笑道,

    “这里是云南,少数民族足足有52个,他们说的是民族方言居多,你自然听不懂。”

    所以,不是你的问题。

    老头子我也听不懂。

    “你听懂了吗?”

    正这么想着,景光突然问道,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师傅。

    “......咳嗯,你想啊,52个民族,彝族、白族、傣族等等每个民族的方言都不一样,我又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所以......”

    “你也听不懂。”景光了然,不等师傅想出借口,便直言道。

    “......”虽然是这么回事没错,但你小子眼睛里的失望是怎么回事?

    “师傅,你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怎么知道自己买药的时候会不会被宰呢?”

    尤其是老爷子最最喜欢赶集、庙会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古玩”小东西......

    自己劝都劝不住,堪称“老顽童”!

    “那自然是因为,老头子朋友遍天下啊~不然你以为是谁来接我们?”

    华老爷子得意的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须,傲娇的睨了一眼小崽子。

    “哦。”

    却没从某人那里得到想要的反应,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哦”?

    “光小子,你不应该崇拜一下我,然后追问我们要去哪吗?”

    景光收回观察外界的视线,平平淡淡的看了一眼不甚开心的老师,有点疑惑的歪歪头,投去了一个“你在说什么?”的眼神。

    华老先生:“......”

    景光知道,老师这是又不高兴了,

    心下有些疑惑:不是说更年期一般在40到65岁吗?难道男士也有?或许上限比女性要高?

    “......臭小子你是不是在想什么不礼貌的事?”

    华老先生看他那样就猜到了些许。

    “我想问......”

    “停,不你不想。看外面,我们快到了!”

    华老爷子径直打断了少年的疑惑,指了指外面。

    按照这么久的相处,用脚趾头不带脑子的想,都知道那小子的问题一定不是什么正经问题。

    下车后,一位笑眯眯、心宽体胖的老先生迎了上来,

    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穿着不同特色的服饰,上面亮闪闪的银片,腰间还挂着银匕首。

    “老华啊,你这个老小子,有十年没见了吧?”

    那位老先生张开双手,笑眯眯的走来。

    华老先生连行礼都没带,径直走向那位老人,

    “是啊,老林,好久不见了,近来可好?”

    “好好好,我怎么会不好,我徒弟个个乖巧听话,看看,长得多俊。”

    不想你家大徒弟,这会脸上褶子都有了几层了吧?

    “哈哈哈,来看看我小徒弟,前年刚刚收下的关门弟子,天赋极强,不得不说,是这个!”

    华老爷子不服输的竖起大拇指。

    “嗯?”

    那位林老先生名为林英,是华老爷子年轻时的故交,曾一同结伴四处冒险过。

    他审视的看着小少年,眼中划过一丝讶异。

    华老爷子视而不见,看向拖着行李箱自给自足一言不发的小少年,介绍道,

    “小光,这是林英林先生,你叫林叔就好。”

    “林叔好。”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丝毫看不出是个外国人。

    不过那头发......

    这发色,应该不是中国人吧?